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侠盗魏六 > 第十一回 百尺高竿再上攀 深山奇遇

?

  上回书说到千里眼与顺风耳二人,心悬傅山安危,恐其只身前往江浙有所闪失,于是二人决定一同前去保护傅山。魏六也要一同前去,但千里眼与顺风耳却说有他二人前去,定可保傅山无恙,魏六就不必前去了。

  魏六见二人语气坚定,心想:凭他二人的本事,定能护得先生周全。我若执意前去,恐他二人多心,认为我对他们存有轻视之心,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也罢既然如此我就不必去了。于是三人分道扬镳各奔东西。这正是:你向东来我向西,各人心思自己知。

  魏六与他们分别后想:自从隋唐时期山东出了瓦岗寨三十六位英雄,北宋仁宗年间梁山泊出了一百零八条好汉后,山东境内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花引来万花开,习武之风大盛。历代英雄辈出,走到哪里,见到的山东好汉都是属山里红的-----一串一串。此番何不去往山东结识一些英雄豪杰,为将来的光复大业稍尽绵薄。

  他打定主意,一路晓行夜宿,饥餐渴饮,径向山东而去。

  一天,他途经一座大山,见那山云雾迷濛甚是巍峨。真是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山脚下塑着一方巨石,上面锲刻着一首诗称赞此山之气势雄伟,也不知刻于何时?作者是何人?

  只见那诗写道:迷迷云雾遮山腰,山顶山尖接九霄。一堆不见青天日,虎豹猿猴满处嚎。两旁树木高影影,踏级层层生得高。望上云雾乌昏黑,哪见旗幡上面飘,见说天山高万丈,怎抵此山半截腰!纵有神兵骁勇将,此番见了也魂消。

  他自语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此言真不谬也!我跑了无数地方,见了多少名山大川,还没见过这么高大巍峨挺拔的山呢!何不循着山径进去一探庐山真面目,说不定机缘凑巧还能遇上几位遁世的高人呢。”

  古语云:山高自有人行路,水深亦有渡船人。这山中也常有采药与狩猎者出入。他循着前人走过的崎岖不平的山路,径直向山中走去。那山中长着奇花异草,修竹苍松,正是四时不谢花常开,八节长青草不断。百鸟在枝头歌唱,猕鹿在林间嬉戏,山猪在松树下蹭来蹭去。将松油蹭到它厚厚的皮上,作为防身的武器。从山石缝中渗出甘冽的泉水,与远处倾泻而下的瀑布,汇聚成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山间流淌。走在山路上看着头顶上的闲云野鹤,听着脚底下的飞瀑鸣泉,使人顿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之感。正是:溪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他想:若非大事未了,我定然在此间结庐而居,过一生池中有鱼钩不钩,笼子买鸟放长生。闲来山中观虎斗,无事山林听鸟音的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越往深处走那雾气越大,到夜幕降临时,那雾气更是大的连几米远的地方也看不见了。有诗赞这雾道:漠漠连天暗,蒙蒙匝地昏。日色全无影,鸟声无处闻。宛然如混沌,仿佛似飞尘。不见山头树,那逢采药人。一会儿,狂风大作,巨飙呼啸着直将山中的那些大树枝干吹折,小树连根拔起,沙石乱飞。大雨也不甘寂寞,紧跟着来凑热闹了。它夹着冰雹伴随着狂风倾盆而至,将地面敲击成一个个深坑。远处的狼虫虎豹也受不了这狂风暴雨无情的肆虐折磨,发出了阵阵震天价的嘶吼厉啸,仿佛在向上苍作出抗议。这些此起彼伏的野兽叫声,与风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合奏一曲“深山交响乐”。往日那些不可一世的野兽与整日争强斗狠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渺小懦弱。也亏是魏六艺高人胆大,若换成常人,光这些野兽的叫声也早吓的魂飞天外了。

  魏六见周围无有容身之处,若在山岩下避雨,又恐山洪暴发,山石崩塌。只得纵身上了一株几人合抱粗,高有十几丈的大松树。坐在树杈间,虽然不能挡住全部的风雨,但既可防洪水来袭,又可身靠树干休憩,恢复体力。

  可这大雨好像是故意跟他作对,无休无止一直下了三天三夜。等雨停了,他从树上下来后,只觉得腹中饥饿,胸口发闷,双腿发软,两眼发黑,接着一阵头晕目眩,顿时昏了过去。这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也不知过了多久,魏六从昏睡中醒来,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小木屋中,这屋高有丈余,宽有七八尺,长有近丈。这屋建造的可真是奇怪,屋顶和地板全是木的不说,就连那四面的墙壁也是木的。墙上没有留门,只有一面墙壁的上方开了一个三尺见方的窗口,光线就是从这个窗口射进来的。自己正躺在一张木床上,床边放着一个木凳,木凳上放着一个木盘,盘子里放着一个木碗,一把小木勺子。他想起以前的事,自己雨后晕倒便再无所觉,不知怎么会置身于这个小木屋呢?他正冥思苦想,突然见从窗口中跳进一皓首苍髯老者。此老须发银白,特别是胡须有二尺多长,飘洒胸前,甚是好看,脸面红如孩童,两边的太阳穴高高隆起,双目发出凌厉的光,一看便知内功已臻化境。两道寿眉足有三四寸长,穿一件黑色长衫,足蹬一双草鞋,显露出一股仙风道骨,超凡脱尘之气。俨然太白金星降世,仿佛南极仙翁临凡。

  那老人见魏六醒来,笑呵呵地道:“小哥儿醒来了,感到身上可有不适?”他一开口说话露出了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也不知他的牙齿是怎么保护的,这么大岁数了,若是常人早该掉光了,可他不但一颗不少还如年轻人一般洁白。

  魏六见老人相问,连忙答道:“晚辈感觉好多了,若非前辈搭救,晚辈早已弃尸荒野成为野兽口中之肉,腹中之食了,救命之恩如同再造,大恩不言谢,晚辈就不客套了。”说完从床上爬起来就要下地。谁知身上酸痛全身无力,头一晕,又向床上栽去。这真是任你钢筋铁汉,难抵疾病来缠。

  老人忙将他扶住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小哥儿身体未复,千万不可逞强,我为你把过脉了,你是心中郁闷,肝火旺盛,加上这几日连日赶路奔波,饮食不周,睡眠不足,又让大雨淋了几天,寒火相夹,以致虚脱晕倒。若换做常人只怕半年也难以起床,好在你年轻体壮,内功根基又好,就这你也昏睡了三天。稍后再与你煎副汤药,喝下后安心静养半月,身体定能复原。”

  魏六无奈只得躺回床上,老人见他躺下后,从凳子上端了碗,又从窗口跳了出去。魏六是好动不好静的人,每日躺在床上如虎入牢笼,龙困沙滩度日如年,都快闷坏了。过了十天,他觉得身体基本恢复了,想出去透透气。趁老人不在忙下床到了窗口前,先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然后将头探出外面。这一看可把他愣住了,原来自己是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这几天住的也不是木屋,而是在一棵大树的树身里面。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树中。这颗大树高耸入云,光自己所站的窗口离地面就有十来丈高。林中古树参天,杂草丛生,鲜花盛开,他不觉自语道:“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那白发老人此时正站在离魏六十几丈远的一株松树的横枝上,身子随着山风一波一波起伏不止。那树枝仅有拇指粗,可老人如覆平地,站的极其平稳。一会儿,老人又坐在树枝上,将双脚悬空一阵乱踢。又像小孩嬉戏一样头下脚上在树枝上翻跟头,竖蜻蜓。跟着又将身子躺在树枝上一阵翻滚。这一阵翻滚,诚然惊人,往右翻,翻到只剩下脚跟沾枝,往左滚,滚到只剩下几丝白发挂在枝上。

  只将魏六看的目瞪口呆,几疑是在梦里。他一向自诩轻功了得,罕逢对手,可今日一见老人施展轻功,方知是小巫见大巫。真是井底之蛙不知乾坤之大,不由惊呼出声。

  那老人听到魏六惊呼,身形突然拔起七八丈高,凌空一声清啸,双臂一张,像一只大蝴蝶向魏六所在的大树飘飞而来。到了跟前对魏六道:“小哥随我来。”身子并未停下,双脚在树身一点,又拔起六七丈,继续向上升去。

  魏六听到老人招呼,忙施展轻功,好似乳燕穿帘从窗口穿出,紧随在老人身后。原来这上面别有洞天,也有一个树洞。魏六心想:下面那个树洞离地已有十来丈,谁知这个树洞更高。正是到此如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魏六随老人从窗口跳进树洞,用目打量。只见这个树洞跟下面的树洞大小仿佛,里面放着野果,食物和堆放整齐的书籍。当中放着一个小木桌和一个木凳,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和一个铜狮镇纸,正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老人让魏六在木凳上坐下,然后告诉魏六,他姓龙,从小出生在武术世家,因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人们都称他龙三公子。他在父亲的严厉督促下,学得一身精湛武艺,特别是爱钻研数术,如醉如痴。年轻时跟所有的年轻侠士一样,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一腔热血,仗着一身武艺,一口宝剑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结下了不少仇家。后来厌倦了江湖中打打杀杀的血腥生活,萌生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念头。

  一次途经此处,看见这片原始森林,觉得风水不错,便在此处结庐,过起了这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后来看到林中风太大,遇上阴雨天,地面又潮湿的厉害。便将这株大树掏了两个洞,下面的洞住宿,上面的树洞存放食物和书籍。这树洞风吹不进,雨淋不着,又通风透光,可防雷击,比起先前在林中搭建的木屋要舒适多了。平日打的野味,采的山果吃不了就风干放到上面的树洞中储存起来,以备下雪下雨的时候食用。

  老人每日除了早晨在林中练练拳脚轻功,活动一下筋骨,余下时间就钻在上面的树洞中潜心钻研奇门六壬,五行八卦之术,尔来三十有一年矣!

  魏六一听龙三精通奇门六壬之术,又看到桌上放着一沓沓的白纸上的图形和数字,心想老子云: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以前想找高人指点奇门遁甲,一直未遇其人,现在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因病得遇龙前辈。看来世间万事万物冥冥中皆有定数,是强求不得的。正是万事皆由天定,并非人力能求。

  他向龙老提出欲拜其为师,学习这奇门五行之术,以造福天下黎民。龙老虽不肯收他为徒,但为了这门绝学百年后不随自己深埋地下,愿意将此术倾囊相授于他。并且愿将自己这身空前绝后的轻功传授给魏六,造就一朵武林奇葩。

  龙老道:“我们现在到外面去玩捉迷藏吧!我先出去,你数到三就追,只要碰到我的衣服就算。”说完,一纵身就向外冲。魏六尽快的报了“一,二,三”,跟着就追。他一出树洞口,只见龙老的身影像飞箭般的,直往浓密的丛林中纵去。二人势如鹰隼在树林中纵起飞落,只片刻功夫,二人追了个首尾相连。但就是那么一点点,魏六始终没能摸上。魏六看出龙老并没尽全力,只是在猫戏老鼠般的在逗自己。他生性倔强,从不轻易认输,心中自然不服气。他猛然提气,用足了十成功力,凌空飞起,电射般的直往前扑,堪堪相差咫尺。

  突然,老人高大的身影盘空一旋,一阵烟似的四散飞射,魏六定睛一看,那里还有人影。他放眼四处搜索,见那龙老已高高站在一株古松顶尖之上,双眼望着魏六呵呵直笑。

  魏六自言自语的道:“这种脱身之术太妙了,非得好好学不可!”武学是没有止境的,高深的武艺,只有从不断的努力中苦苦练成。有道是: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从此,魏六便在林中住下,除了早晚跟龙老练轻功外,其余的时间便潜心钻研这奇门之术。

  “山中无甲子,岁尽不知年。”不觉魏六已在林中住了一年。一天,龙老见魏六一副心神不属的样子,不由问道:“孩子,你有什么心事尽管跟我讲,不要闷在心里,这样对你的内功大有损伤。”

  魏六听了才将自己的心事说了出来;原来,他心中一直在惦记李化龙等一干抗清复明的英雄,不知他们现在怎样了。

  龙老道:“此事勿忧,我现在就下山去打探他们的消息,你安心在此等候,我在这林中布有九宫八卦阵,你不可出去以防触动机关埋伏,一切等我回来再说。”接着从怀中摸出几张纸笺递与魏六,又道:“这是我这些年研究《奇门遁甲》得出来的心得,你好好参研,如有不懂等我回来再与你讲解。”说完向东北,艮方生门的林中走去,瞬间便没了身影。

  魏六望着龙老离去的方向,想起这一年来俩人相处的一幕幕,顿时愣在当地······

  忽然一阵山风吹来,将魏六从当时的状态中惊醒过来这时他才想起手中还拿着龙老送给他的纸笺,忙将纸笺打开,只见上面写满蝇头小楷。他盘膝坐到地上边看边轻声念道;阴阳逆顺妙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三才变化作三遁,八卦分为八遁门。星符每逐时干转,直使常随天乙奔。六仪六甲本同名,三奇即是乙丙丁。三奇倘合开休生,便是吉门利出行。万事从之无不利,能知玄妙得其灵。直符前三六合位,前二太阴君须记。直符后一名九天,后二宫神名九地。地为伏匿天扬兵,六合太阴可藏避。急从神兮缓从门,三五反复天道利。己上若得三奇妙,不如更得三奇使。得使犹来未为精,五不遇时损其明。损又须知时克日,吟格相加犹不吉。掩捕逃亡须格时,占稽得人信宜失。斗中三奇游六仪,天乙会合主阴私。讨捕须明时下克,行人信息遇三奇。三奇上见游六仪,六仪更加五阳时。兼向人门寻吉位,万事开三万事宜。五阳在前五阴后,主客须知有盛衰。阴后五支还须记,六仪加著更无利。六仪击刑三奇墓,此事举动百事误。太白入荧贼即来,火入金乡贼即去。丙为勃兮庚为格,格则不通勃乱逆。庚加日干为伏干,日干加庚飞于格。庚加直符天乙伏,直符加庚天乙飞。加己为刑道上格,更兼岁月日时移。当此之时皆不吉,谴将行师勿用之。丙加甲兮鸟跌穴,甲加丙兮龙反首。辛加乙兮虎猖狂,乙加辛兮龙逃走。丁加癸兮雀入江,癸加丁兮蛇夭矫。符加丙丁为相位,使加六丁为守户。生丙合戊为天遁,地遁乙合开加己。休承丁合太阴人,天网四张时加癸。篷加英兮为返吟,伏吟之时篷加篷。吉宿见之事更吉,凶宿逢之事愈凶。天辅冲任禽心吉,天篷天英芮柱凶。阴宿禽心柱英芮,阳宿冲辅及篷任。天网四张无走路,阴阳逆顺妙无穷。节气推移时候应,二至还乡一九宫。三元超遁用六甲,八卦周流遍九宫······

  时光流逝,日月旋转,过了两月龙老回来了。魏六忙问情况打探得如何?龙老沉吟了一会,然后坐下歇了歇开口道:“自从当日南天门聚会后,各位豪杰为防止走漏风声为朝廷鹰犬察觉,每日深居家中,不与外人来往。暗中互相联络,只等时机成熟,傅山先生一声令下,揭竿而起。可后来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从而改变了众人的命运······

  魏六听后,犹如当头喝棒,顿时呆若木鸡。正是掀开三片顶阳骨,倾下一桶冰雪来。

  欲知龙老所讲何事,请听下回分解。

  这正是:落难相逢世外人,深山学得绝世功。

  却因龙老一番话,惊飞七魄丧三魂。

(https://www.biquya.net/id18637/11272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