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侠盗魏六 > 第十三回 伸张正义闯皇宫 皇城揭瓦

?

  却说魏六拜别龙老后,施展陆地飞行术,一路风驰电掣向天津飞奔而去,终于在次日上午抵达了天津。

  他按照龙老的指示,直接到了五清。这时肚子又“咕咕”叫了起来,他轻笑一声道:“人是铁饭是钢,吃不下就饿得慌,先填饱五脏庙再说。”便走进一家饭馆要了两碗面,边吃心中边想道:此番若能找到“千里眼”与“顺风耳”,合三人之力或许能够成功。否则纵使自己武艺高强,进入这防卫森严,高手如云的皇宫大内,只怕也是九死一生。但是若想在偌大的天津城中找寻俩人无疑是大海捞针,看来也只有听天由命了。想到这里,他仰首向天,默祷道:“兄长若在天有灵,保佑小弟顺利找到他二人,也好为兄长报仇……”

  魏六从饭馆出来后,边往前走边从两边的人流中寻找千里眼与顺风耳二人。只见街道两侧人流如潮,各色人等尽显神通:商人交易赚钱、恋人倾心定情、达官携妓游春、文人赏花觅诗、乞丐讨食、扒手逞能、光棍叫卖春药、瞎子打卦算命、驿站举牌招客、酒楼散酒买名、妓女分茶设套、艺妓弄情卖声、浪子闲逛、暗探听风、王公寻花问柳、墨客卖画谋生……

  他走了约莫有顿饭光景,来到一条小河边,但见这条河有十几丈宽,河水不深,清澈见底,上面架了一座青石桥。石桥下面是三个拱形排水洞,三个拱洞上侧方又有两个小拱洞。这样设计建造既可节约石料,减小石桥本身的压力,又可在汛期加大排水量,以减小水流对石桥的冲击,可见设计者心思缜密,匠心独具。

  桥面全部用打磨过的薄石片铺成,石片长短宽窄一致,石板与石板之间只留一线缝隙,俗称“刀子对缝”。汉白玉桥栏上面雕刻着各种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栩栩如生。小河两岸栽种着各种树木花草。正是:玉石彻栏,晶莹生辉;水中荷莲,春时翠绿生津,夏时花香醉人。沿河两岸尽植桃梨李杏,奇葩竟放,红白相间,如雪如火。河面上轻舟荡漾,琴声缠绕,歌声缠绵。河岸边人群熙熙攘攘,嘈嘈切切,真好似一幅放大版的《清明上河图》。

  魏六无心观赏这些景致,脚下不停边往前走边用目在人流中仔细搜索。又往前走了一段路,见前面一排溜有七八棵一人合抱,树冠茂密的垂杨柳,每棵树之间相隔有两米远,树前面围了好多人。

  魏六觉得奇怪,走过去一看,原来每棵树下面坐了一个算卦的。俗话说:同行是仇家。这时正有几个算卦的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唾沫飞溅地吹嘘自己的本事:能掐会算,未卜先知,前知三百年,后知五百载……周围的人们都围着看热闹,却没有一个人上去算卦的。

  魏六分开众人走到第一个算卦的跟前。这是个年逾花甲的枯瘦老头,头上的白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留了一部六七寸长的白胡须,一说话胡须便跟着一翘一翘的颤动,煞是好看。穿了一身粗黑布衣服,这身衣服虽然看上去旧了,洗的发白,有的地方已经快要磨透,但却洗得干干净净。他背靠柳树盘膝坐在地上,身边还靠着一个用木棍挑着的三尺多长,一尺来宽,写着“麻衣神相”的布幡。老头见生意来了,先用目将魏六浑身上下仔细打量了一遍,然后开口道:“先生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燕额虎头,熊腰狮背,定是大贵之人,不知今天到此,所问何事?”

  魏六淡淡一笑道:“这就要麻烦老先生用心算一算了。”

  那老头一听,顿时愣在当地,瞪目结舌,接不上话来。须知这些人都是凭着一知半解的书本知识,出来混饭吃的。若真有袁天罡,李淳风的本事,谁会出来摆摊算命。他们平日都是靠着脑瓜灵活,口齿伶俐,察言观色来欺瞒那些老实的百姓,哪遇过今天这种情况,一时愣在那里,接不上话来。

  魏六见老头被难住了,觉得他们也不容易,便也不再为难于他,迈步走到第二个算卦的跟前。这人有三十来岁,中等身材,白面无须羽士打扮,纶巾羽扇,盘膝坐在一个蒲团上。在他面前放了一张一尺来高的小木桌,上面铺着一块红布,红布正中用墨汁画着一幅八卦图,边上用墨汁写了几行字。第一行写着:奇门遁甲,天下无双。后面是几行小字:婚姻,嫁娶,命运,求财,纳喜,开张,寻找失物,开门,求雨,问病……等等。在红布上还压了一张七弦琴,若再坐上一架四轮车,就跟诸葛亮相似了。他见魏六走过来,用羽扇一指道:“心诚则灵,若是打趣,免开尊口。”

  魏六听了觉得有趣,对他道:“不知你这卦算得可准?”

  那人带着微愠的口气道:“我精研《奇门遁甲》几十年,大小事情无有不准,你若不信尽管来试,算一卦二百文钱。”

  魏六道:“只要你算得准,钱不是问题。人常说:学会《奇门遁甲》来人不用问,你且算算我今天所问何事?”

  那人将羽扇放到桌上就拨弄开了。魏六一见这羽扇就愣住了,原来这羽扇并不是当道具摆设的,居然是仿照诸葛亮当年的羽扇做的。上面装有“罗盘”,安着“天,地,人”三个活盘。他用右手将羽扇上的活盘拨弄了有一刻钟后道:“寻人。”

  魏六听了大惊,心道:看来这家伙岁数不大,倒是有几把刷子。便又问道:“你算算我要寻几个人?”说完用目注视那人的举动。

  那人也不掐算,也不拨弄羽扇,直接伸出左手,用拇指将小指押定,其余三指伸直,看着魏六,一言不发如同哑了一般。

  魏六一见,哈哈一笑道:“这回你可算错了,我要找的是俩个人,你却伸了三个指头。”

  那人不待魏六再说,便打断他的话,不带任何感情地道:“五个指头去了三个,还剩几个?”

  魏六虽然觉得对方在狡辩,但也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反应灵敏随机应变。便继续问道:“那你算算在哪里可找到他们?”

  那人问道:“你们分手时是哪天?”

  魏六道:“我与他们分手一年有余,具体是哪天,早记不清了。”

  那人想了想道:“记不清也能算出来,不过这样一来就要耗费心血多了,卦资须加两倍。”

  魏六道:“钱不是问题,只要算准就行。”

  那人口中自言自语地道:“今日是甲子日,甲戊壬子坎为休,丁辛乙卯何坤求。嗯!休门在正北。见贵参官须用开,求财觅利向休来。祛病祈安生上去,伤门索债定难推。捉奸防盗惟惊好,杜门走失定难回……”他又将活盘拨弄了一会道:“在正西。”

  “什么时候?”“近日。”

  魏六心想:我研究了好几年《奇门遁甲》再加上龙老的指点,也只是初窥门径,不知他到底懂多少?便又问道:“你能否再准确一点?”

  那人道:“若如此便是泄露天机,恐遭天谴。”

  看热闹的人们一起起哄道:“你多收人家两倍的卦资,却不算准确,好没道理,莫非是滥竽充数算不出来。”

  那人见众怒难犯,只得无可奈何地道:“我只收二百文,要想更准确,请另请高明,我可不敢泄露天机。”

  魏六知道他能力有限,也不跟他磨叽,掏出二百文钱给他放到桌上,便又向第三人走来。

  第三个算卦的是个四十来岁的道士,头戴一顶两边镶着白边的黑道冠,身上穿了一件黑色八卦袍,脚穿崭新的白布袜子,多耳麻鞋。他双臂环抱胸前,右手持一柄佛尘,尘尾斜搭在左肩上,正坐在一张高脚椅上闭目养神。在他面前摆了一张梨木桌子,上面放着茶壶、茶盏和两本线装古书。这两本书都已发黄,显出了年代久远,一本是《周易》,一本是《邵康节梅花易数》。桌子前面吊着一块白布,写着:摇钱,拆字,四柱预测,边上还有十二个大字:指点迷途君子,帮助落难之人。

  魏六走近见他依旧紧闭双眼,便双手抱拳开口道:“道长请了。”

  那道士睁开双眼道:“施主所问何事,是测字还是摇钱?”

  魏六道:“不知哪种最快?”

  道士道:“那当然是拆字快了。”

  “那我就拆字吧。”“施主请出字。”

  “就拆寻人这两个字吧。”

  道士将茶壶中的茶水倒到茶盏中一些,然后用食指沾上茶水,在桌面上边写边口中念叨道:“寻字六画,人字两画,乾六,坤二,上乾下坤为否卦,上坤下乾为泰卦,乃否极泰来之意。六加二为艮,无变卦。艮为山,代表东北。《易经》云: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彖传》曰……”

  道士思索了有两盏茶的时间后,开口对魏六道:“施主所欲寻找之人,开始会有凶险之事,不过因他们乃正人君子,心无邪恶,最终当化险为夷,遇难呈祥,你们相逢之期也只在近日。”

  魏六又问道:“那他们现在何处,我要怎样才能找到他们?”

  道士端起茶壶,直接就着壶嘴灌了几口茶水道:“眼下他们隐于东北方,背山而居,至于相逢之时嘛,施主勿急,万事皆讲求一个缘字,时机一到自会相逢。”他边说边观察魏六的反应。

  魏六见状,心想:这道士也是个半瓶醋,跟前面俩人相较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但是他们出来混也不容易,便也不揭破,给了卦资,又向下一位走去。那道士犹自不知趣地喊道:“施主若想知道具体日期,可再摇钱,打卦,卦资减半,算不准不要钱,施主……”引得围观的人群一阵大笑。

  魏六见这里还剩下三个算命的,第一位招牌上写着“李淳风六壬时课”,第二位写着“鬼谷子太乙神数”,第三位是个五十多岁的胖大和尚,身披一领大红袈裟,脖子上挂着一串楠木念珠,脚上的白布袜子黒僧鞋点尘不染,头上的九个戒疤分外醒目。在他背靠的树跟前立着一块六尺多高的木头招牌,上书“铁板神算断生死”,身旁的地上还躺着一根九环锡杖,他在这些算卦的里面也算个异数了。

  这三位不但未像先前的几人一样,向围观的人吹嘘招揽生意,反而都在如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地闭目打坐。对周围的人群看也不看一眼,摆明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魏六想:或许这三位才是真正的高人,但是该请谁算呢?总不能见人就问吧。他犹豫了一会见打着“李淳风六壬时课”的老者生的面目清奇,一副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样子,便决定请这位老者来算。

  魏六打定主意上前一抱拳道:“请老先生为在下卜一卦。”他的话音刚落就见那老者睁开了紧闭的双眼。顿时从双目中射出两道凌厉的电芒向魏六身上扫来。

  魏六一见大惊,但再仔细看那老者却又见其半闭着双眼,好像刚才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这时却听那老者傲慢地问道:“你要寻人。”

  魏六点了点头道:“麻烦老先生为在下指点迷津。”

  老者道:“老朽不比他人,可以回答你的一切问题,但是这却要看你身上的银子够不够,一次纹银十两。”

  围观的众人一听齐都“咦”一声发出了惊叹,有的高声骂道:“你这老家伙,这不是狮子大开口——穷吼吗?平时看你一副视金钱如粪土的高人像,却原来是想银子想疯了……”老者对这些声音却浑若未闻,只是双目微闭,一副爱算不算的样子。

  魏六哈哈一笑道:“这卦资的确是贵了点,不过在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只要老先生能令在下满意,银子不是问题。”

  老者再度睁开双目,道了一声“爽快”,然后对魏六道:“你先考虑好再问,一次十两。”

  魏六想了一下道:“请问老先生我到哪里可找到这两个人?”

  老者暗赞魏六这问题问得有水平,他道了声“好”,然后,一伸左手道:“先交钱。”

  魏六从怀中掏出银子正要递与老者,陡听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道:“魏六你可真够大方的,看来是发了大财了。不过这银子就让给我俩来赚吧。我们可是饿了两天了,这也算是劫富济贫吧。哈,哈,哈……”说完又是一阵大笑。

  魏六一听这声,心中大喜心道:这不是……忙扭回头一看,果然是千里眼与顺风耳二人。他边走向二人,便激动地道:“总算找到你们了。这一年不见可想坏小弟了,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们,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完三人紧紧地拥在了一起……

  过了一会,顺风耳将俩人推开道:“此处非谈话之地,我们找一家酒楼边喝边聊,如何?”

  魏六道:“小弟初来乍到,对此处不熟悉,全凭两位做主,我们一年多未见,今天就由小弟做东,我们喝个痛快。”

  顺风耳道:“那我们就去“一品居”……”刚说到这里就被千里眼打断道:“老宋你还真把魏六当冤大头了!那一品居是什么地方,你又不是不清楚,岂是我们这些人能够吃得起的。”

  顺风耳冲魏六一笑道:“老钱这人就是急惊风,也不等别人把话说完。我岂不知一品居是个销金窟,咱即使钱再多也不会往那里白扔。我是想去一品居对面的“永济包子铺”。那可是咱山西人开的店,我们一边品尝家乡风味,一边倾听一品居的笙歌燕舞,岂非一大快事,谁知他却想左了。”

  千里眼听了也觉得自己刚才有些鲁莽,讪讪地笑道:“是我性急了,那我们就去永济包子铺。”也不等俩人答应,便带头向包子铺而去。

  魏六跟着二人一路往前七拐八拐,走了约顿饭光景,终于到了地头,原来这永济包子铺只是个两间大的小店,但亲不亲家乡人,老乡相见,倍感亲切。他们要了几笼小笼包,一坛汾酒,边吃喝边各自说起别后的经历。

  魏六边吃边向对面的一品居看去,见这一品居果然气派不凡,这永济包子铺与之相较,简直就是乞丐相比于富翁。不时有歌舞声从一品居传出来。歌声优美,勾人魂魄,让人听了有一种立即冲进去一睹真容的冲动。那些喝酒的人们听了歌声一个个如醉如痴,傻愣愣地看向一品居。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时,从一品居里面出来四个二十多岁,穿戴光鲜,喝得醉醺醺的年轻人,也不知他们喝了多少酒,只见个个脚步踉跄,东倒西歪。若非身边有七八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子扶着,只怕早就趴到地上了。饶是如此,尚有俩人在身边的女子身上上下其手大肆揩油。还有一个将脑袋埋进扶他的女子的怀中,来回拱蹭,口中直呼“好香”。这些女子大概已经习惯了,恍若未见,直到把他们扶进外面停着的四辆华丽的马车上。

  四人进了马车后,从里面各自丢出两个大元宝,这些女子弯腰从地上捡起元宝,然后面无表情地返回一品居。

  这时突听千里眼长叹一声道:“柳底花荫压路尘,一回游赏一回新。不知买进长安笑,活得苍生几户贫?唉!生子如此不如无呀!”

  魏六这才发现,钱宋二人刚才也跟自己一样在看这几个纨绔子弟上演的闹剧。只得苦笑一声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们继续喝酒,来干……”

  三人吃完饭从包子铺出来,魏六向二人道出了此行的目的,并请他们助自己去探皇宫。谁知,二人听后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口中连呼不可,并劝魏六道:“小不忍则乱大谋,,须以大局为重,不可轻举妄动。再者皇宫大内高手如云,不但有无数中原各地的高手,还从西藏请来了密宗的红衣喇嘛。这些喇嘛个个身怀密宗绝技,瑜伽气功刀枪不入堪比中土的金钟罩铁布衫,而且还擅训藏獒。这些藏獒如小牛犊般大,个个凶猛异常,堪比狮虎,再被这些喇嘛教以搏击之技,可比一流高手。有多少武林高手自恃武艺高强,可照样都是有去无回。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若失陷皇宫不但不能为死去的异军将士报仇,对抗清大业更是不利······”

  魏六见状也不勉强他二人,淡淡一笑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我此去也是尽人事而听天命。只有如此,方对得起兄长在天之灵,我心方安。往常一直想到长城上看看,这回天假其便,正好能够得偿夙愿。”

  顺风耳接口道:“这事倒是可成,想当日李自成日取三关——均关、崇关、居庸关三关。这居庸关在八达岭上,此段长城乃太祖洪武年间所建,距今已有近三百年。如今满人入关,统一了华夏,这长城已非要塞,把守的兵士已所剩不多,且都是老弱之士,防守自然松懈。你若在天亮之前前去,凭着你独到的轻功,就是将长城转个遍也不怕被他们发现。”

  魏六对二人一抱拳道:“多谢告知,小弟还有事就不打扰了,我们后会有期,告辞。”说完不待二人答应,便转身如飞而去。只留下二人在街上摇头苦笑,相对无语。

  魏六心中有事,一路疾走如飞,不敢耽搁,在黄昏之前终于赶到了八达岭。万里长城从嘉峪关到山海关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一万二千余里,嘉峪关这段通过八达岭。虽然这里人烟稀少,只有稀疏的几个路人,但为了安全起见,他只得放慢脚步,向居庸关缓缓行来。

  居庸关屹立在南口北面两旁夹着一条狭小的山沟,山岗上山花浪漫青草郁茂好像是碧波翠浪,织成一幅美丽的图案,这就是有名的有“燕京八景”之称的“居庸叠翠”了。他边走边向远处眺望,只见万里长城在群山之中起伏,犹如一条其长无比的巨龙。不由心中赞道:“真不愧为历代王朝籍以阻挡异族入侵的天堑之险。只是要在这里动这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呀?”但是想到如此屏障,尚让清军入主中原,坐拥皇城,不由又是一声喟然长叹。

  魏六在离城门几十米的地方停下脚步,躲在拐弯处的几株大树后面,向城门望去。见这城门洞高有数丈,城门上面建有城楼,上面站着几个挎刀背剑的兵士,由于没有战事,这些兵士都懒散地凑在一起唠嗑,显得甚是悠闲。这里的城墙虽因地势而建,高矮不等,但最低处也有三丈高,向两边延伸,与远处的长城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道坚实的屏障。这些城墙俱是下面用条石砌基,上面用厚大结实的城砖砌成,再用白灰浇灌抹缝,端得是坚固异常。城墙上面每隔一段距离都建有垛口,了望口和箭孔。城门上方的城墙上由左向右镌刻着六个碗口大小的楷书“天下第一雄关”,两扇紧闭的大门上钉满了铜钉,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城门上方的横匾上刻着“居庸关”三个大字。若用巍峨高耸,气势雄伟,铜墙铁壁来形容也毫不为过,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魏六怕在此处停留太久,会被城楼上的兵士发现,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便悄悄退到远处一片茂密的树林中,然后背靠大树,盘膝坐在地上,打坐调息,恢复精力,等待夜晚的降临。

  四更刚到,正在调息中的魏六暮然睁开了紧闭的双眸,口中吐出一口浊气,轻声道:“是时候了。”说完收了功,从地上站起来,活动了活动有些发麻的胳膊腿,只听全身的骨骼发出一阵“咯叭,咯叭”的脆响,顿感全身舒畅,再无一丝疲态。他又向空中随意打了几拳,感觉内力又精进了不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从怀中掏出一包干粮,就着皮袋中的清水吃完,这才整了整衣服,迈步向城门口走去。

  到了城门口,他先看了看紧闭的大门,又向城墙上望了望,见上面只有几个懒散的兵士在走动。他想:这段城墙足有十几丈高。若用轻功提纵术尚须中途借力两次。但这些城砖上面布满滑腻的青苔,恐怕难以立足。若用飞爪登城,又恐被城上的军士发现,到时只需一刀,将绳子砍断就有的瞧了。想了一阵,最后决定还是用他擅长的另一门绝技“壁虎爬墙术”比较稳妥。

  这“壁虎爬墙术”又名“壁虎游行术”或“守宫步”,俗称“爬墙功”。练此功颇不容易,百人之中能完全大成者惟一二人矣!初练此功者,须先全身仰躺,用肘踵之力向上撑降,与拳法中的“蜈蚣拳”颇为相似。如此不懈习练三年始算小成,方可仰面扭动如蛇行。再练时须用砖砌一坚壁,壁面凸凹如犬齿错落,习练者还须与身上缚铅,然后于壁上行功,初始必无效,久之方可有效。而后将壁上凸处磨去,使凸凹面减少。再依法习练,直至壁平。此时再去身上所缚之铅,其身无异于壁虎,而能于墙上自由游行。凡蛇蝎可行之处,盖无不能爬行矣。此法虽然施展之时所施者形如壁虎,形态不雅,但不失为一最佳登城之法。

  好个魏六,也不知他习练此功付出了多少艰辛与汗水,却在今天展现了出来,正是当场十分钟,背后十年功。他先选了个离城楼既远,城上的灯火又照不到之处。只见他先将袖口与裤腿扎紧,面向城墙站好,然后深吸一口气,再用功力贯胸腹与四肢,然后将四肢呈“大”字张开紧贴墙上,胸腹吸气,将身子牢牢粘在墙上,像只大壁虎,缓缓移动四肢,利用肘踵之力,仰面向上。“蹭蹭蹭”三四分钟爬上城墙。

  他上来后,先蹲在原地小心翼翼地向左右观察,却见城墙上面空荡荡的,只有右边十几丈远的地方有两个兵士怀抱长矛,背靠城墙在打盹,看来其他的人都进去睡觉了。他便猫下腰手脚并用,贴着墙向左边的一座城楼摸去。还隔着几丈远,便听到里面传出阵阵酣声。

  魏六心中大喜,很快绕到城楼的背面,见前面再无岗哨,便站起身来大摇大摆地往前走。走了约十几分钟,突然嗅到一股檀香的味道,于是便紧走几步顺着香味向源头走去。又走了八九分钟看到城墙下面有一座小庙宇,刚才的香味就是从院内飘过去的。他觉得奇怪,便循着砖砌的台阶往下走,一直走到庙门口。

  却见这庙门不大,仅容三人并排通过,左边塑着一位身上盘着一条青龙的神将,供桌上写着“青龙孟章神君”。右边的神将座下一头白虎,写着“白虎监兵神君”。这俩位神将的塑像高有丈余,睁着铜铃大眼,呲牙咧嘴,相貌凶狠,让人望而生畏。若是胆小之人,夜晚在路上遇到定会直接吓昏过去。两神将脚下各有一个精致的青石香炉,里面各自插着三炷香,塑像背后的墙壁上画着壁画。

  魏六将壁画看了两遍也不知其中的意思,直到看到庙门上方的匾额上的三个字“真武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壁画讲述的是真武大帝从净乐国王子,到其放下令人羡慕的荣华富贵,出家苦修,到其收复四象之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直到在武当山上修成正果,被玉帝赐封“太极镇天真武玄天大帝”的故事。

  魏六再次将壁画看了一遍,这才跨过门槛,边往院内走边用目向庙院中打量。只见这院子并不大,只有几十平方。除了从庙门通往正殿及东西配殿的通道呈十字,用青石板铺了一尺多宽外,其余俱用青砖铺就。院内打扫的干干净净,正中央蹲了一尊铁铸香炉,里面插满了香支,致使院内烟雾缭绕,馥郁的香味从院子上空向四处飘散,看来这些守城的兵士还真够虔诚的。

  魏六第一眼看见这个铁香炉也是吃了一惊。这香炉高与胸齐,长有六尺,宽有二尺,通体铁铸。这么陡峭的山上要往上运那么个庞然大物,难度可想而知了。他焚了三支香,边往香炉里面插边默默祷告,祈求真武大帝保佑他此行顺利……

  东西两厢各有两间配殿,供着“六丁六甲”。东配殿是“六甲神殿”,殿内从左向右依次塑着甲子神将(鼠首人身),甲寅神将(虎首人身),甲辰神将(龙首人身),甲午神将(马首人身),甲申神将(猴首人身),甲戌神将(犬首人身)。西配殿内从右向左依次塑着,丁丑神将(牛首人身),丁卯神将(兔首人身),丁巳神将(蛇首人身),丁未神将(羊首人身),丁酉神将(鸡首人身),丁亥神将(豕首人身)。这十二尊塑像将动物和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人物的表情形态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不得不佩服这些雕塑大师的技艺高超。

  魏六从东西配殿走来,走进与庙门相对的正殿。这正殿有三间房大,修建的也很普通。紧挨后墙砌了一个三尺多高的土台,外贴青砖。正对门口的土台上塑着一尊威严的神像,头戴冲天王冠,身穿蟒袍,腰系玉带,脚踩龟蛇,坐在宝座上庄严肃穆。这正是“太极镇天真武玄天大帝”,俗称“真武大帝”。除了那高台上手捧印简毕恭毕敬侍立两旁的金童玉女,左右两厢的地上还各站了五尊神将,左边依次是威灵温元帅、灵官马元帅、降生高元帅、雨师方天君、太玄黑灵水尊。右边依次是太玄赤灵火尊、雨师天尊、玄坛正一赵元帅、精忠岳元帅、仁圣康元帅。这些神将分立两厢状极恭敬,仿佛聆听大帝讲法。

  这时,忽然耳中传来一声呼噜。魏六大奇,这殿中除了自己并无一人哪里来的酣声。这时又听供桌下传来一阵呓语:“多捐点香油钱,真武爷保佑你们全家平安,大富大贵……”一会又听到磨牙的声音,仿佛是有人正在吃东西。他走到供桌前,将前面遮着的红布一把掀起。可是当他看到里面的情景时,不由“噗哧”一声笑出声来。原来供桌下面躺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兵。那老兵将身子蜷成一只大“虾米”,脸上有一道三寸多长的刀疤,从左眼一直通到嘴角。大概是梦中正在吃东西,口水将衣襟湿了一大片。

  这时老兵忽然翻了个身,露出了刚才压在身下的空荡荡的左袖,原来他是个独臂。魏六一见顿生恻隐之心,从怀中掏出一块银子,扔到老兵的脚下,然后顺原路返回。

  此时,天已微明,周围的一切都已能够看清。魏六边走边仔细观察,发现自己所立之处,离城门甚近,是此段城墙的最低处,也是最宽最平坦处,然后根据山势从这里向两边呈缓坡爬了上去,直达峰顶。城墙两边每隔几十步便修建一个高2.5尺,宽2尺的垛口或了望口。每隔几步远就有一个高9寸,宽3寸的箭孔。遇上地势平坦的地方,还间或有个岗楼,在那些垛口的后面,竖着比人还高的厚木板。上面挂着布条,这是用来阻挡从城下射上来的箭矢,保护守城军士的。

  如果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城墙最上面的一层砖与普通城砖有异。它是中间高,两边低,有着坡度。遇上下雨,雨水顺着上面这层砖的坡度直接流到地下,以减少雨水对城墙的侵蚀。饶是如此,一路行来,脚下铺着的城砖,在经过无数人的踩踏与岁月的摧残,早已是坑坑洼洼,凸凹不平。特别是台阶上铺着的一尺二寸长,一尺宽,三寸厚的城砖由于承受的压力比较大,被踩磨得溜光,一不小心就能将人摔倒。有些严重的地方,甚至磨去一寸多厚。这些台阶一尺宽,脚踩下去刚好合适。因为山势的缘故,坡度陡缓有别,以致台阶的高度也不尽相同,二至四行砖不等。由于越往高处走,城墙越窄,台阶也跟着变窄,最窄处只剩一丈一尺宽。同时受地势影响的还有两厢的女墙,也由最高处的十八行砖,变成了最低处的八行砖……

  黎明时分,是人们在一夜中最瞌睡的时候,加之这几年没有大的战事,这些守城的军士,已经懒散惯了,这时一个个都在呼呼大睡,却让魏六捡了个大便宜,未惊动一人便登上了峰顶。也不知该用艺高人胆大,还是运气好来说他,像这种犹如跟魔鬼在刀尖上跳舞的事,也只有他能够做得出来!

  魏六站在山顶,向远处看去,一片苍雾迷茫,什么也看不清。俯视群山有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想起多年的夙愿今天终于实现了,一股豪情顿时涌上心头。右手并指成戟,力达指尖,在城墙上刻下八个寸许深的大字,“盂县魏六到此一游。”并脱口吟道:“少时尝慕居庸关,今朝方始偿夙愿。踏足巨龙头顶上,一声清吟震山川。”然后气纳丹田,仰天一阵长啸。这啸声犹如虎啸龙吟,在山谷中久久回荡,经久不息……

  啸声惊醒了沉睡的军士,他们将城上搜罗了个遍,却找不出啸声的源头。不知谁喊了句:“快看那里……”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半山腰有一道人影,犹如银丸飞射,向山下如飞而去,几个起落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魏六从长城上下来后,心想:自己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若是冒冒失失地去探皇宫,无疑飞蛾扑火,须先打探清楚情况才行。于是便在街上转悠,边向路人打听有关的消息。到了晚上便投宿在京城的一家客栈中。习练内功的人不同于常人,晚上睡觉总得躺到床上,他们只须打坐调息即可。这样既能解困消乏,增进内力,又能使自己随时保持警戒状态。若遇外敌偷袭或者施放迷药迷弹等,能够随时警觉并迅速做出反击,给来敌以雷霆一击。

  魏六在床上调息到二更左右,忽然听到客栈中响起“哒哒哒哒”的声音。他从开着的窗户中向外看去,只见院子里跑进来一辆带蓬的马车。马车的四面车厢都是木板,车顶上覆着黑布;马车前辕的左右各坐一黑衣人,这俩人穿着同样的黑衣黑裤,头戴黑帽。左边坐着的人右手拿着一根马鞭,左手拉着缰绳,他口中“驭,驭”叫了两声,左手使劲一扯缰绳,马车立即停了下来,那匹马由于惯性的作用,四条蹄不停地在原地踏动,发出“踢嗒,踢嗒”的声音。紧跟着车辕右面坐着的人,从马车上跳下来,几步绕到马车后,伸手打开车门,从车厢内拉出俩个人来“砰砰”摔到地上,然后关好车门,重新坐回车上。

  那被摔到地上的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头和一位十几岁的少女,口中“哎呦,哎呦”直叫唤,那女孩更是痛得哭出声来。赶车的黑衣人冲这老少二人喝到:“不准哭,你们给老子放聪明点,明天乖乖滚回老家去,再要敢在京城告状,就别想活着回去了!”说完口中“驾驾”喊了两声,同时右手扬起马鞭在空中一挥,鞭梢在空中划了个弧形“叭”一声,落到马背上。那匹马吃痛“咴溜溜”一声惊叫,扬起四蹄“哒哒哒”“嘎登嘎登”拉着马车向客栈外面冲去。

  客栈偌大的院子里,只剩下这一老一少在低声啜泣,一会儿,那少女放声哭了起来。那老头一边劝少女不要哭,以防影响客栈中的人休息,一边低声叹道:“这是什么世道呀!难道天下之大就没有说理的地方了吗?”这哭声在深夜听来更觉凄惨。

  魏六乃嫉恶如仇的性情中人,见此情景,怒火中烧,岂会袖手旁观,急忙步到院中,询问根由。老人先用龟裂的手掌抹去自己的老泪,又替女孩揩干眼泪,才悲愤地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老头是湖南人,中年得子,夫妻俩视如掌上明珠。儿子二十岁上,娶了邻村的女子为妻,这媳妇虽是小户人家之女,但知情达理,孝顺公婆,夫妻间伉俪情深,一家人和睦相处。年后,又添了个孙女,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令亲戚邻里羡慕不已。老两口脸上整日绽着笑容。庄稼人不望大富大贵,只要能不愁温饱,安享天伦之乐就够了。谁料,好景不长,儿子和媳妇相继离开了人世,只将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孙女留给了他们。这真是人无千日好,花无千日红。老夫妻晚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但为了将孙女抚养成人,他们以超人的意志,坚强地挺了过来。好容易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将孙女抚养成人,觉得对得起死去的儿子和媳妇了。谁知,不幸又一次降临在这个饱经磨难的家庭。这正是:甘露不滋无根草,灾祸便寻苦命人。

  今年正月,老太太带着孙女去县城走亲戚,正赶上县太爷的儿子带着一帮家丁,牵着赛虎犬出来游逛。这家伙平日仗着父亲的权势,狐假虎威,整日无恶不作,鱼肉乡里,老百姓恨他入骨,但又惹不起,只能远远看见他来,就脚底抹油-----快溜。背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没毛大虫”。他一到街上,那双贼眼便骨碌碌乱转,看哪里有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也是这老太太命中犯煞,合当如此,常年不去县城,好容易去一回就撞上这个灾星。正是命里冲犯真太岁,当遇丧门吊客星。

  没毛大虫一眼看到老人的孙女后,顿时呆了,犹如癞皮狗遇上骨头,蜜蜂叮上了花朵,口水直流,浑身发酥,脚也迈不开了。他走上前对少女动手动脚,口中淫词秽语百般调戏。少女羞得满面通红,直往奶奶身后躲闪。老太太一边护着孙女,一边对没毛大虫大声呵斥。这家伙平日作威作福惯了,见老太太胆敢惹他,顿时恼羞成怒。口中骂道:“你这个老乞婆想找死,小爷成全你。”一把将老太太推倒在地,狠狠踹了几脚,又唤赛虎恶狗将老太太咬得遍体鳞伤,然后带着家丁扬长而去。

  老太太被孙女和几个好心人抬回家后,便躺下再没起来。老头四处奔走,请医抓药,无奈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病势日益加重。少女在床前守着奶奶喂汤灌药,一刻不离。过了十天老太太让孙女将爷爷叫到跟前,老头一看妻子已是身如五鼓衔山月,命似三更油尽灯。知道这是回光返照,便问妻子有什么话交代,老太太第一要丈夫给孙女找个好人家;第二是给自己伸冤报仇。说完便闭上了双眼。这正是:地狱新添冤恨鬼,人间少了一老妪。

  老头埋葬了妻子便带上孙女越级到州衙告状,自古民告官难,难如上青天,讲的便是官官相护,互相包庇。老头在州衙告不准,就到府衙告,但结果都一样,说他是诬告,念他年迈不予追究,命衙役遣送回家。

  为了能让妻子在地下瞑目,他变卖了房屋土地,带上孙女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告状。他这是孤注一掷,若京城告不准,回去也无生路了。他想:湖南皆污吏,神州有青天,京城乃天子脚下,肯定有不贪贿赂为民做主的“包青天”。谁知,到了京城,还没找到“庙门”,今晚俩人正在一家人家的大门外蹲着,突然驰来一辆马车,从车上跳下俩个黑衣人,什么也不说就将他们塞进车厢,拉到这里,并警告他们明天返回家乡,再敢在京城停留便要结果了他们的性命。老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走投无路了。他只能像《窦娥冤》里的窦娥一样“天兮你错堪贤愚枉作天,地兮你不辨忠奸枉为地”的怨天怨地了。

  魏六听了七窍生烟,恨不得马上手刃知县父子为这祖孙二人讨回公道。他要老头明天先带着孙女回家,以防夜长梦多在京城遭受暗算。将状子留下来,自己替他们伸冤报仇,若官府不秉公办理,他便亲赴湖南宰了这县官父子替老太太报仇。然后,他将这祖孙俩带回自己住的房间休息。

  翌日天亮,魏六将二人送出城外,又送给他们纹银五十两充当路费。老头忙拉着孙女跪下给恩人磕头,可是一看空荡荡的哪里还有人,还以为是遇上了神仙。忙双手合十口中喃喃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魏六花了几天的时间打探皇宫的路线和防卫情况。探知哪里防卫深严,大内高手如云,更是白昼不怠。有好多武林高手进去后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他是那种天堂有路我不走,地狱无门偏要闯的执拗性格,纵然这里是刀山火海----阎王殿,他也要闯一闯。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魏六等客栈的人都睡下后,悄悄开了房门径直往皇宫而去。到了宫墙外先侧耳听了听,听见里面没有动静,纵身跃进宫墙里面。隐好身形后,他用目观看,这里的警戒比人们说的还要森严。只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隔几根柱子上便悬挂一盏大红灯笼。更有那轮流巡查的御林军个个弓上弦,刀出鞘,高举松油火把在宫中不停地来回走动。搜寻可疑的目标,以便立功升迁。不时还会传来野兽的咆哮声,那是宫中饲养的藏獒发出来的。他想:若跟众人动起手来,恐怕难以全身而退,看来只有智取,不可力敌。

  古代绿林中人都把名声看的很重,当时魏六的名气尚不大,他想:若能趁今晚的机会扬名天下,岂非一举两得。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施展“移形换影”的身法,将一个身靠柱子的御林军的腰刀轻轻拔了出来,用刀尖将状子钉在这个人头顶上方的柱子上。那御林军浑然不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躲过了一劫。

  接着魏六又使出“壁虎游墙术”,肚皮贴着柱子,手脚并用爬上了屋顶。他在屋顶上揭了两块琉璃瓦,一块揣在怀里,一块向地上扔去。那些御林军听到“呯”的一声脆响大惊,纷纷拔出兵刃,那名御林军拔了个空,惊得魂飞天外。当他看到自己的刀在头顶上方的柱子上时,吓得两腿发软,尿了一裤子,直呼有鬼。

  魏六看着皇宫中一片混乱,到处灯笼火把人影瞳瞳,叫喊着捉拿刺客,有种猫戏老鼠的感觉,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哈哈哈”一声大笑,如一颗流星,向宫外飞泻而去,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魏六回到客栈后,一连三天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除了吃饭的时候去前面的餐厅用餐外,余下的时间便是呆在自己住的房间看书睡觉。到了第四天吃早饭时,他赏给小二一大把铜钱,道:“小二哥,这几天在客栈里没事可做,可把俺闷坏了,京城可有新鲜的事,说几件出来给俺解闷。”

  小二接过钱道了谢,开口道:“嘿!客官你算问对了,这几天京城真的出了件大事。听说三天前的晚上,有位不知名的侠客,只身去了皇宫,用刀将一张状子钉在柱子上,然后扬长而去。你想,这人的武功有多高,宫里的御林军,大内高手无数,竟然拿他不住,这种事百年以来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遭。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贴着悬赏捉拿刺客的通告……”

  魏六打断他的话道:“小二哥可知这状子上写些什么?朝廷对此事是怎么样处理的。”这回小二乐了,眉飞色舞地道:“那状子告的是湖南省某县知县的儿子,唆使恶狗将一位老太太咬伤致死,死者的家人逐级上告,但皆投诉无门,只得上京城来告状。听说皇帝知道后马上下旨责成吏部赴湖南查办,若所告属实,所涉在内的官吏一律严惩不贷。想不到满人这皇帝打战厉害,处理这些事情也是雷厉风行,要是换成崇祯爷才不会管这些闲事呢······”

  魏六想:我那天闯了皇宫,肯定使顺治提高了警惕,现在的防备定是愈加深严。我若再去定是有去无回,不但不能为兄长报仇,反而白白送了自己一条性命,不如······

  魏六从怀中将那片琉璃瓦掏了出来,对小二道:“小二哥,实不相瞒,在下名唤魏六,乃山西盂县人,便是那晚入皇宫递状子之人,离开时还揭了这片御瓦。”

  那小二看到这片御瓦后脸色大变,知道魏六所言不虚。因为琉璃瓦只有官窑才可烧制。为了客栈免受牵连,他灵机一动,忙从脖子上取下毛巾将琉璃瓦盖住,并对魏六言道:“客官您喝多了,小的扶您回房歇息。”一边将手从魏六腋下伸到后背扶住魏六往后面走,一边对众人道:“各位客官安心用饭,这位客官酒后乱语,诸位勿要当真。”

  但是,刚才发生的一幕却是那些用饭的客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小二纵使苏秦重生,说得天花乱坠,也是没人会相信的。若是有人问世界上什么最快的话?我肯定会回答是语言的传播速度最快。

  魏六在客栈说的话就像一阵风,一天之内就传遍了京城的各个角落,更有好事者,专门跑到衙门通风报信领赏钱。但是,等官兵夜间包围了客栈捉拿魏六时,已是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自从“皇城揭瓦”后,魏六名声大振,特别是山西境内童叟皆知,家喻户晓。老百姓对他心存敬慕,私下传颂他的事迹,到了后来人们以讹传讹,将他说成是天生飞毛腿,两个脚底板下各生有三根毛,两腋的肋下是整块的,刀枪不入。也有别有用心的人说他天生就是个贼坯,五岁时跟着母亲去财主家,看见财主家桌上有个金戒指,由于他光着身子没地方装,就将戒指插进屁眼里面,偷回了家里。但魏六并不在乎人们对他是褒是贬,照样是我行我素,神龙见首不见尾……

  这正是:以义为侠天地间,路遇祖孙泪涟涟。

  夜闯皇宫投诉状,盗瓦义士万口传。

(https://www.biquya.net/id18637/112723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