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侠盗魏六 > 第二回英雄不怕出身低,义救寒儒

?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闪而逝,不觉魏六的父亲“七七”已满。

  一天晚上,赵氏边缝衣服边对魏六道:“儿呀,俗话说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眼下咱家已是难以维持生计了,正好上社的金员外家缺个羊倌,今天他派人到咱村中找人,为娘考虑再三就替你应下了。你莫怪娘心狠,这也是无奈之举,否则就只有坐吃山空了,你早点睡,明天就去上工吧。”巍六也知道自己的家底,自是点头应允。

  魏六一觉醒来,看到母亲还在灯下专心致志地缝补衣服,透过昏暗的油灯,他看到母亲的双眼含着闪闪泪花。不由喃喃自语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泪水不觉打湿了枕头。

  第二天,母亲把他送到村口反复叮咛道:“儿呀,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往后我不在你身旁,凡事需小心谨慎不可意气用事,更要抽空学习,以防荒废学业,有负你爹在天之灵。”又给他讲了汉朝朱买臣《担上书声》的故事,魏六坚定地对母亲道:“妈妈请放心,孩儿决不辜负您二老对我的期望。”然后施了一礼挥泪上路。

  他一路疾走,哪晓半个时辰便到了上社,找到金宅。那金家倒底是大户,门前是一片浓林,树木苍翠,郁郁葱葱。大门两旁各有一株两人合抱的参天古柏,庭舍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修得甚是宏伟。两边的粉壁上画着《八仙庆寿》的壁画,人物鲜活,栩栩如生。并题着:“拐李先生道德高,钟离点石把扇摇。洞宾背剑青锋客,果老骑驴走赵桥。国舅脚踏云阳板,采和瑶池品玉萧。仙姑送来长生酒,湘子花篮献寿桃”的诗句。中间的汉白玉台阶光可鉴人,柱子下面是雕刻着《二龙戏珠》和《狮子滚绣球》浮雕的青石“将军柱”与“柱底石”,门楼上挂着“庭内有梧堪栖凤,池中藏鱼可化龙“的牌匾,他想单凭这几个字,便知金员外定非俗人。

  一见面,那金员外果然气宇轩昴,与众不同。有六七十岁年纪,身高六尺,方面大耳,浓眉如帚,身穿一件古铜色团花长袍,三缕长须飘洒胸前,正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拿着一本《春秋》聚精会神地看。他腰杆挺得笔直,全然不像一个古稀之人,使人一见肃然起敬。

  正是:身高六尺魁梧身,慈眉善目好尊容。

  三缕美髯胸前拂,潇洒出尘一老翁。

  金员外见魏六年纪虽小,但对答如流,声音宏亮。长得眉清目秀眼炯炯,唇红齿白脸微红,彬彬有礼家教好,衣冠简朴有精神,很是喜欢,便让他跟羊倌刘老汉放羊。

  刘老汉有五十多岁,孤身一人,和魏六很是投缘。从此,魏六便开始了他的放牧生涯。这正是:英雄未遂凌云志,权作低三下四人。

  高耸入云的马鞍山峰峦起伏,与西面的黄安岭(黄安岭原名滑鞍岭。相传,春秋时晋国的义士程婴为躲避大奸臣屠岸贾的追杀,带着赵氏孤儿赵武一路急逃,到了此处一时慌乱从马鞍山滑了下来,为防孤儿摔伤,程婴紧紧护住孤儿,自己身上却多处受伤。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义士,遂将此山取名滑鞍岭。因滑鞍岭与黄安岭谐音,后将此山改名为黄安岭)蜿蜓相连。山上长着奇花异草,修竹苍松。奇花异草,四时不谢赛蓬瀛;修竹苍松,万载常青欺福地。谷壑芝兰绕,曼崖苔藓生。其间流淌着长年不断,清澈见底的----龙华河,真是花开花谢山中景,云来云去岭上峰,好一处人间仙境。

  从马鞍山南端返下去是兴道村,村子的西南有座山,叫千佛山。因这座山的山壁上有着一千一百多幅北魏时期雕刻的佛像浮雕,故将此山唤作千佛山。山上有一座残墙斑驳的庙宇——千佛寺。

  民国初,曾两度担任盂县县长的王堉昌,曾写有《题千佛山》:此山名千佛,以有千佛寺。佛像早摩岩,山似屏分侍,左右各廿行,各各廿余次。计数已足千,况犹未全备。考年永熙元,兴和三又置。迤北山之陲,复有开元记。当年寺亦宏,魏唐皆崇事。惜久历风霜,永熙吴兆字。不知月可疑,改元在十二。当是路途遥,须知月已四。乡人不计年,遂以四月志。日月速如梭,盛衰一何易。我游感慨多,古今南北治。来南望山峰,又似佛一位。高坐看他人,若醒与若睡。茫茫此神州,澄清谁揽辔。

  那寺庙早已破败不堪,院内杂草丛生,到处残垣断壁。大殿内的塑像大都东倒西歪,特别是一尊金刚的两条胳膊也不知哪里去了,断茬处露出了里面的木棍和稻草麦秸。供桌上积着厚厚的尘土,墙上的壁画也早已面目全非,地上更是狼籍不堪。

  唯一引人注目的是院中一块巨石上楔刻着得一副对联:“酒酸血咸,悔不改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横批是“无理昭彰”,这些字有碗口大,一个个龙飞风舞,入石三分。

  寺院的主持是一位邋邋遢遢的老和尚,他平日里既不打坐念经,也不参禅拜佛,腰间悬着一个硕大的酒葫芦,整日醉醺醺的,走起路来东倒西歪。还边走边唱:“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

  以前村民们对这位老和尚很是鄙视,骂他是酒肉和尚。更有那牙尖嘴利,尖酸刻薄之人,更是当着老和尚的面说一些难听的话。那些顽皮的孩子,还经常拿石子往老和尚身上砸。但这老和尚仿佛已经麻木了,既不言也不动,每天照样只顾喝酒。就这样一直过了好几年,直到有一天早上,几个来庙中进香的村民,远远看见老和尚抱着酒葫芦从好几丈高的树上摔下来,本以为这下老和尚肯定一命呜呼了。谁知走到近前一看,老和尚不但毫发无损,还在地上呼呼大睡。这时人们才知原来人家是位隐世的高人,平日人们的所作所为,人家只是不屑搭理。

  从此,人们对老和尚的态度改变了,小孩子也不敢扔石头了,平日爱说难听话的刻薄之人见了人家还要恭恭敬敬的行个礼。但是这老和尚仿佛没有发现村民对他态度的改变,依旧是每天醉醺醺的······

  离千佛寺不远处是一座千佛寺学堂。相传,北宋的大儒程灏、程颐二人之母乃盂县上文村侯氏之女,是北宋著名才女。二程来上文村省亲时,曾应县中乡绅之邀在此结庐讲学。当时可谓名贤聚集,盛况空前,兴道村之名也由此而来。

  事隔多年,而今的先生,虽已不再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博学之士。但大门上照样贴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

  光阴捻指,不觉到了冬天。那年的天气特别寒冷,又接连下了三天大雪。雪停了,魏六看到漫山遍野一片雪白,山河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想起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风景名句: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由童心顿起,想到千佛寺转转。于是他披上刘老汉的羊皮袄,提着鞭子,嘴里哼着小调,踏着积雪,边走边看雪景,还不时放几声响鞭,将那些站在枝头上唱歌的小鸟惊得振翅高飞。他见了高兴的不时发出天真的笑声,全不改孩子的天性。不知不觉中便到了千佛寺学堂,还隔着老远便听到前面人声嘈杂,忙跑过去一看,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原来前面有四五个衣装齐整的学生,正往一个比他们小的学生衣领里面灌雪。这个学生与魏六年纪相仿,鼻直口方,浓眉大眼,眉间有一颗黑痣,个头比魏六略低,长得很是瘦弱。他嘴角噙着血,光着脑袋,头发凌乱,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本就单薄的衣服扣子也都掉了,衣襟向两边敞开,裤子上补着七八块补丁,一双棉鞋也破了,露出了冻得发青的脚趾头,衣服里面又被那些学生灌了雪,冷得直打哆嗦。这正是:屋漏偏遭连阴雨,船迟又遇顶头风。

  只听他正气凛然地道:“我虽微贱比不得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古人,但也决不会向你们这些欺软怕硬的畜生屈膝低头!”接着他又高声吟道:“潜龙未际井中藏,不升宵汉不降田,若能遂得凌云志,诛尽魑魅与魍魉。”

  那几个学生中有一个细高个,比魏六高一头,看上去有十二三岁。生得猪嘴头、牛眼圈、枣核脑袋两头尖、扫帚眉、大溜肩、两颗缭牙唇外翻、脸庞灰黑似恶狼。头戴一顶瓜皮帽,身上穿着崭新的白棉布马褂和黑棉布裤子,脚蹬一双黑棉鞋。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上各戴了一枚银戒指,左耳上还戴了一只耳环,脖子上吊着一个香囊,十足的一个变态。

  他气势汹汹地叫嚣道:“张军,你去找根棍子来,给我往死里打,出了事有我张伟顶着,我爹有的是钱,他妈的臭骨头,我看你有多硬……”

  张军比那个自称张伟的矮半头,却胖了有一半,看上去很有力气。生得鹰钩鼻子、蛤蟆眼、冬瓜脑袋、驴吊脸、两条腿粗又短、身子臃肿似古猿。他戴着很好看的黑羊皮帽,身穿厚厚的棉衣棉裤,衣服外面又套了一件羊毛斗篷,脚上的棉鞋也是羊皮做的,鞋面里面的羊毛从鞋口处露了出来,看来他爹不是个屠户,就是做羊皮生意的。他听了张伟的话,也不假思索,便迈步笨拙地向一边的柴堆走去,身子一踊一踊,活象一头大猩猩。他从柴堆中挑了一根最粗的木棍,又返回原地。对张伟道:“棍子拿来了,你说吧,照哪里打?”一听就知道他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二哥”。

  张伟摇了摇他那枣核脑袋,张开嘴露出了两颗人见人厌的大獠牙。像猫戏老鼠似的看着那个学生耀武扬威地道:“时湘,你要是跪下来向我磕三个响头,我就饶了你。”他说完,见那个孩子对他犹自理也不理,虽然心中生气却故意假惺惺地道:“你别不识好歹,我也是为你好,须知大丈夫能屈能伸,韩信还能忍胯下之辱呢。你想好了,免得皮肉受苦。我数十下,你若不答应,那就对不起了,别怪我张伟心狠,哈哈……”“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时间到。”

  那孩子单打独斗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何况对付四五个。那情景好似:一群皂雕抓紫燕,数只饿狼叨羊羔。但他身处险境非但不怕,反而倔强地道:“哼!男儿膝下有黄金,岂肯低头跪畜生。要打要杀,随你们便,叫我低头,休想!”

  “好可怜呀!哎唷让我看看这断了胳膊的人以后怎么金榜题名。”张伟对那时湘说完,又阴恻恻地张军道:“这小子不是每天做着美梦,想金榜题名嘛!你把他的两条胳膊砸断了,叫他再做白日梦。哼!”

  “好哩!”张军应了一声,跟着“呸,呸,呸”往手心吐了几口唾沫,咬了咬牙,耸了耸肩,前腿弓后腿蹬,使尽全身力气抡起木棍向时湘身上打去······

  “住手”在这万分危急之时,陡听一声大喝,犹如平地起惊雷,震得人双耳发麻。同时,张军手中的木棍“砰”一声掉到地上,右手背上的皮肉割开一条大口子,殷红的鲜血从中流了出来,顺着指缝滴到地上。他用左手捂住右手,蹲在地上呼爹喊娘,如丧考妣地哭了起来,原来是魏六到了。

  父亲死后,魏六的性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嫉恶如仇。看到这种人神共愤的事,岂会袖手旁观。他双目圆睁喊了声“住手”后,抡起手中鞭子,一鞭子就把张军手中的棍子打落在地,又扬起鞭子向罪魁祸首张伟劈头盖脸打去,他边打边怒声骂道:“你们这群禽兽不如的东西,在这滴水成冰的天气,往他脖子里灌雪,简直是丧尽天良。今天撞到你魏爷爷手里,正是猪羊入屠户之家----自寻死路,我倒看看你们的心是什么做的……”

  张军的狐朋狗友都是些有柿子不吃苹果---欺软怕硬的种。他们见魏六历害,不但不上去帮忙,反而惶惶如惊弓之鸟,急急似漏网之鱼,鞋底抹油---溜了。只剩下张军蹲在地上,捂着手呻吟哭泣,张伟趴在地上向魏六讨饶道:“哎呀,我的爹呀!不,不,是小爷爷,小祖宗,我再也不敢欺侮人了,你就饶了我吧!不信我可以发誓,我以后再敢欺侮人就让我头上生疮,脚底流脓,全家人都死光,下辈子转个乌龟王八蛋……”,他竟然对天发起誓来。这可真是:铜盆遇上铁扫帚,恶人自有恶人磨。

  魏六对他俩厉声道:“这回就先放过你们,以后再敢欺凌弱小,决不轻饶。滚吧。”他俩如逢大赦,扭头就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那时湘从雪地上捡起帽子,戴好后对魏六一揖到地感激地道:“今天若非兄长搭救,我可就惨了,大恩不言谢,只有铭记于心了,还未请教兄长尊姓大名?”

  魏六连忙双手将他扶住,又模仿刘老汉给他讲的武侠故事里侠客的口气道:“小兄弟勿须客气,路见不平拨刀相助,乃侠义中人份内之事,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我叫魏六是下边“邀童来”村的人。哦!不知你怎生得罪于他们,遭此凌辱?”一句话问得这个学生泪如泉涌。正是:莫道男儿不落泪,只因未到伤心时。

  他含泪对魏六道:“我叫时湘,是南兴道村人,世代书香。到了父亲手里已是家道衰微,由于白天打灯笼---世道昏暗,几次会试都名落孙山。平日里除了耕读,便与裱家书寿轴,喜逢新岁写春联,换取些钱财贴补家用,日子过的还算勉强。我五岁上便跟着父亲背书认字,他见我还算聪慧,特别是记性特佳,便将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将来能够鳌头独占,平步青云,实现他未实现的愿望。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业,今年春天便将我送到这千佛寺学堂上学。

  学堂的先生叫韩学义,字云翔,是上社镇上细腰村人,长得白面无须,体貌端正。他学识渊博,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更是个吹笛子的好手。但人品却差,是个外表道貌岸然,内心龌龊肮脏的伪君子。

  这些学生中有一个叫张军,一个叫张伟,他们不学无术,仗着家中有钱,父亲又给先生家中盖了五间瓦房,在学堂专横跋扈。他们纠集了王勇武,赵秀明等四五个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学生看到哪个学生不顺眼,轻则拳脚,重则棍棒。特别是那张伟更是可恶,同学们背地里都骂他是“千年不遇一浪子,盘古邪恶第一人”。我天生性格孤傲,一向鄙视他们,更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这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经常遭受他们的凌辱。为了节省时间,我中午不回家吃饭,带的午饭却经常被他们倒进垃圾里面,可平时对我们异常严厉的先生,却因为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聋作哑。

  更可气的是有一个同学的亲人,有一个是麻子,一个是罗锅。张军与张伟竟让先生编了:“人生残废在前缘,口在心头耳在肩。坐如心字少三点,卧似弯弓缺一弦。抬头不能见明月,侧身方可见青天。可怜罗锅百年后,棺木又可用罗圈。”和“雨打沙土地,翻晒石榴皮。破鞋踩烂泥,光腚坐簸箕。”来羞辱这个学生。这个同学一气之下跑回家中,以后再没来学堂上学。

  同学们不耻先生的为人,都骂他枉为人师,并且义愤填膺地凑在一起编了首打油诗骂先生:“杏坛老鼠大如斗,学生一见身发抖。身无缚鸟搏鸡力,方正学子挨汝揍。忠孝仁义常挂口,坑蒙拐骗最拿手。不费一厘居大厦,为人师表枉承受。四季不洒一滴汗,珍馐佳肴入君口。”

  我从小受父亲教诲,做人务须忠厚,更兼“天地君亲师”,先生虽排末位,但我辈读书人首应尊师重教。先生虽有不对,但我们也不可轻慢于他。便对同学们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即使先生有错,我们也不该骂先生。”

  今天早上,先生出了个谜语“道士腰藏两只眼,和尚口含一条金。本是平常两个字,愁死天下读书人。打两个字。”“平常”我脱口而出,先生对我的反应也很满意。又出了个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萁北斗,余乃摘星汉。”我对出下联:“冬梅花,夏芍药,春兰秋菊,我是探花郎。”同学们听了齐声喝彩,先生也满意得直颔首。他又出了三副对联,分别是“程门立雪,大儒兴道”;“五口齐言话语来”;“风拂藏山风景美”;“佛寺古佛佑兴道”。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略加思索便对出“程婴舍子,义士藏山,”“三人同日游春去”“雨洒佛寺景色新”“藏山名祠荫藏山”。

  谁知这却惹恼了张伟,他怪我抢了他的风头。他歪着脑袋皮笑肉不笑地对我道:“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露出了他那两颗令人生厌的大缭牙,斜着眼睛直看我。我也是一时火气上来,失去理智,想看他出丑,便对他道:“金殿上叫一声文臣武将,你对下联。”张伟摸着枣核脑袋想了想,然后一拍大腿道:“大街上叫一声爷爷奶奶。”说完一屁股坐到桌子上,瞧那副得意像仿佛自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他尚不知羞地问我对的咋样。我有意让他出丑,便对他道:“你对得太工整了,我再出一个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角。”这回可把张伟难住了,他与张军、王勇武、赵秀明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我对他们道:“这就叫书到用时方恨少,事不经过不知难,谁让你们平时不学习。”

  张伟倒底比别人鬼点子多,突然对我道:“这是个绝对,没有下联,要不你就将下联说出来,也让我们心服。”“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怀鬼胎。”“哈,哈,哈……”我刚说出下联,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有的竟蹲在地上直揉肚子。

  张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同学们为何笑成这样,再一看张军,王勇武,赵秀明跟自己站在一起正好四人,才知道同学们为何笑成这样。原来他们误会我故意出对联骂人,顿时反应过来,张伟如一头疯牛冲过来,将我的书本撕得粉碎,这才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一下课,他们便把我拉到雪地里进行报复。若非遇上兄长那后果可就……唉!都怪我这个性子,不会奉承他们……”

  “我就喜欢你这倔强的性格,很对我的脾气。”魏六说完又与时湘谈起了古代的一些英雄豪杰,俩人越谈越投机,直至日薄西山才不得不依依惜别。

  这正是;义薄云天乱世中,英才年少困寒门。

  燕赵遗风激壮志,深山磨砺成大名。

(https://www.biquya.net/id18637/11272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