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房车环游记 > 第187章 国画长廊与天坑

等进到千米国画长廊的所在地班鸽村,宁静才发现,这里原来是糯良乡的班考村班鸽自然村。
  她不禁有些懊恼:“昨天我在糯良乡怎么没有搜到这个地方?不然我们昨天也就不去国门新村了,今天也不用走回头路啊。”
  虎永刚笑道:“度娘也不是什么都知道啊!不过2、30公里的路程,也无所谓啦。再说,这不全是在糯良乡境内啊。”
  两人拍下村口的“班鸽景点全景导览图”,再看看有关景区的介绍,发现这里居然是一个浪漫的所在,这村名“班鸽”是佤语,意思是“爱情的栖息地”!
  而这千米国画长廊,位于司岗里崖画谷景区的中段核心区域,整个景区的崖壁画约有3公里长,峭壁高有80-180米,最高的达到了280米。
  虎永刚把车停在了村里的停车场,带着宁静,牵着嘀嘀,沿着景区内修缮得很好的观光栈道,一路慢走一路赏景,累了就在路边的茅草顶小亭中休息片刻再继续。
  栈道两边绿色的藤蔓植物,缓和了烈日暴晒下的酷热;矗立在田间的各色风车,也给沿途增加了许多异域风情,感觉就像是漫步在美丽的乡村小镇;远处路边的稻草人,又满满的山野风光,说它是“爱情的栖息地”,还真不为过!
  两人走着、瞧着,山间有大量树木的覆盖,画有自然国画的崖壁,露出的面积并不集中,有的地方也只能看到小部分的崖画。
  这些崖画都是分布在陡峭的崖壁上,有的崖面形成了崖厦,参差不齐,呈蜂窝状溶孔密布;有的如刀削斧劈般平整光滑,像一层层的梯田。
  崖面由于杂质浸染及附生攀援植物的点缀,变得色彩斑斓,如同一幅巨型壁画,描绘着古老大地的沧桑。
  不过,虎永刚和宁静都觉得有些美中不足,虽然号称千米国画长廊,但也实在是太分散了。
  这时,一辆大型电动游览车停在了山脚,导游给游客们解说:“刚刚带大家参观了崖画,你们是不是以为那些就是国画长廊啦?”
  虎永刚和宁静面面相觑:“难道不是?”
  那导游接着说道:“大家跟着我上山,我带着你们去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千米国画长廊!导游我的学识有限,语言描绘不出那种让人震撼的美,你们自己去体会吧!”
  虎永刚两人,也跟在他们队伍中上山。
  上到山顶的观景台,极目远眺,这才发现,原来这一整条峡谷,才是真正的千米国画长廊!
  那真是一幅巧夺天工的天然水墨丹青,山林、田野、河流、民居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形成一派美轮美奂的田园风光,而那些崖画只能算是点缀了!
  那震撼人心的美景,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众人全都赞叹这大自然馈赠于人类的天然画卷,没有人工雕凿、没有人为塑造,完完整整展示着大自然那原汁原味的杰作,形成了佤山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那导游却说:“我们都知道,这美丽独特的画卷,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但这里的佤族人民却不这样认为,他们不相信大自然能够形成这样的景观!”
  在众人的要求下,导游在下山的途中,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有关这千米国画长廊的美丽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佤山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小龙王子,因为贪玩,肚子饿了,就变成人形,来到山下佤寨里,想要讨要点东西吃。
  可等他挨家挨户的问遍,佤民们看到他又脏又臭,都拒绝给他食物。
  寨子里只有一位心地善良的老寡妇,看他可怜,就把他领进家门,烧水给他洗澡,给他做了可口的饭菜,然后还准备给他铺床,让他睡觉。
  小龙王子说:“不必为我铺床,给我一个圆簸箕就行了。”
  老寡妇不知道的是,到了夜里,小龙王子就现出原形,蜷缩着睡在簸箕里面,身边却发出金光闪闪的光芒。
  第二天大清早,老寡妇起床看到后,吓了她一大跳,急忙跑出去,把这奇怪的事情告诉了左邻右舍。
  人们都不太相信,就跟随老寡妇回到家,却只看到了小龙王子变回了人形。揭开锅,发现昨天的剩饭没了,却有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
  众人这才有了几分相信,但又觉得很好奇:这个讨饭的人究竟是不是真龙?
  要怎么断定呢?
  那就是要看看,这人的脚掌朝前还是朝后。按照佤族先辈流传下来的说法,如果脚掌是朝后的,那一定就是龙变的。
  于是有一天,众人把小龙王子请到族长家里,让他坐上他们事先涂满了粘液的板凳。
  当小龙王子准备起身站立时,身上的筒裙被粘住而露出了双脚,大家一看果真是脚掌朝后,就知道他是龙变化的了。
  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取笑他不是人。
  没想到,这一番恶作剧激怒了小龙王子,他化作一条龙呼啸而去。
  没过一会儿,这勐来峡谷内刹时间变得天昏地暗,天空中雷电交加,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顷刻之间,勐来峡谷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但奇怪的是,无论洪水多凶猛,那老寡妇家的周围却安然无恙。
  后来,洪水慢慢退去,勐来峡谷的山地也因洪水的长期冲刷,就变成今天的景观了。
  所以,这里的佤民们都认为,这些崖画就是小龙王子给他们留下的,而不是大自然形成的。
  导游接着说道:“下面我就带你们去看看崖画。据说,前面的崖画里还可以看到小龙王子和虾兵蟹将们的遗迹呢。”
  说完,带领着他的团友们,登上游览车走了。
  虎永刚往前远看,这蜿蜒起伏的千米画廊,还真的有那么一点像一条龙,镶嵌在这峡谷里,前方山头就像是龙头,而这后面的河流,正如那龙尾。
  宁静说:“我们不往前走了吧。回去开车,去看看什么‘天外来客的脚印’好不好?”
  虎永刚说:“你是说天坑吧?我也正是这个想法呢。”
  其实这个天坑群也在这班考村的范围内,开车过去并没有多远,只是车只能停在山脚下,要爬山上去。
  好在山不算高,要不然宁静都不肯下车,直接就要掉头走了。
  这沧源天坑群,据说被认定为是云南第一大天坑,于2007年被发现,大小不一,一共7个,大的直径有200多米,小的只有4、50米,分布在同一水平线的半山腰。
  虎永刚他们去的是最大的一个,此时也只是处于半开发状态,不收门票。
  站在山下,就能看到山顶天坑边,修了一个巨大的观景台,形状是一个展翅高飞的老鹰,虎永刚却觉得好似古时候的烽火台。
  沿着杂草丛生的小路爬上去,天坑坑口的荒芜之地上,修建了一圈简易的栈道。好多地段都设置了警示牌,提醒游客沿栈道游览,切勿越界,否则后果自负。
  登上观景台看那天坑,形状就像是人用巨大的杵米棒,舂出来的一个巨大石臼。
  据说,在佤族的叙事史诗《司岗里》传说中,就有“女神”用杵棒撑顶住塌下的天盖,而拯救了世间万物之说。
  虎永刚笑言,不知道是不是天盖太重,这山石承受不了,女神的杵棒陷进去而形成的。
  观景台的前方,也就是老鹰的头部,修建了玻璃栈道,伸进天坑内部,便于游客们近距离观看。
  虎永刚和宁静一致认为,这天坑里面,除了石头和树,根本没有什么游览价值,之前没有见过,看一下就可以了。
  他们连同上下山的时间,一起算上,逗留了还不足半个小时,就意兴阑珊地驱车离开了……

(https://www.biquya.net/id120607/5679296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