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重生在白蛇的世界里 > 第三百一十四章:王者

?    “这六间考室里是什么人,文章精气这么雄浑,是我这次大考的劲敌啊。”

  

      张玉堂扫了一眼,便不在关注,而是沉下心来,细细的整理自己的思路,让自己整个人处于生命中最好的状态。

  

      只有最好的状态才能发挥出来自己的潜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尽力而为,至于结果如何,只能够听天由命了。

  

      叮当当!

  

      远处传来一阵清越激昂的钟声,钟声入耳,令人精神不由得一震,所有的疲倦一扫横空,大考的时刻终于到了。

  

      随着钟声传来一道道清亮的声音:

  

      “大考开始,所有的考生从此刻起不得离开考室一步,但凡考试期间,离开考室者、与他人交头接耳者一律按照作弊论处,取消大考资格。”

  

      “吉时到,发卷开考!”

  

      长长的声音此起彼伏,从远处向着自己所在地方传来,就像大海里的风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滚滚荡荡,汹涌澎湃。

  

      声音刚刚落下不久,就有一位监考的长官,手里拿着一份卷子,向着张玉堂的考室里走来,走进考室后,把卷子平整的放在桌子上,也不言语,转身而走。

  

      看着来人,张玉堂默默的站起身来,默默的鞠躬行礼。

  

      此时已经算是大考开始,考生不得与任何人交头接耳,否则以作弊论处,张玉堂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待发卷的监考长官一经离去,张玉堂就施施然坐在椅子上,用手抚平卷子,细细的观看起来,这次的卷面有些与以往不同。

  

      卷子上有些地方摘抄的是圣人之言,让前来参考的学子把未完整的圣人之言补充完整,然后解释一遍。

  

      这样的试题不过是考的学子们的记忆力,这些题目有着固定的答案,只要勤学苦练,时常记诵书中的句子以及解释,做起来并非困难。

  

      张玉堂过目不忘,这样的试题对他而言,更是小儿科,笔走龙蛇,粗大的狼毫落在卷子上,书写出来的却是一行行细小的行书,飘逸而流畅,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

  

      不过却有些白头为功名的学子,看着这些试题,惨呼一声,随着年纪增大,记忆力下降的厉害,这样的试题五花八门,从许多圣人之言中随便抽选出来的,虽然不难,却是胜在书山题海一样多,令这些学子一时之间眼昏目眩,想的头脑发胀,越是想不出来,越是紧张,终究是急躁攻心,眼睛一黑,倒在桌子上。

  

      随之有奉命监考的差役,把这些昏倒的书生一一架出考室,让附近的大夫进行抢救。

  

      这些学子清醒以后,泪流满面,哭天嚎地,还想在进去一次!

  

      然而,错过了,永远不能回到从前。

  

      再也进不去了!

  

      这是大考重地,岂容他人喧哗。

  

      哗啦啦!

  

      走出来几个衙役,架起这些书生,就向考场外离去。

  

      “李秀才在状元楼跳楼自杀了!”

  

      “王老爷也上吊自尽了!”

  

      “是啊,在这些考生进考场的时候,许多酒楼附近来了许多买卖棺材、寿衣的人。”

  

      “哎,每一年,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得意的,高头大马夸街行,失意的,失魂落魄沧桑去,这京城偌大,也装不下许多愁啊。”

  

      考室外的事情,张玉堂充耳不闻,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的做着卷子上面的问题。

  

      充耳不闻窗外事!

  

      除开圣人之言,就有了地方,要做一首诗。

  

      这次的诗歌,张玉堂看后不禁讶然失笑。

  

      诗歌的要求很简单,写的东西也很明确,越是这样,越不易写出来振聋发聩的好诗歌来。

  

      卷子上面写的清楚,一元复始,万物萌发,人皇一日游御花园,偶听一声蛙鸣,顿感心神愉悦,不由得龙颜大悦,忙令人题诗词以赞青蛙。

  

      只是写来写去,没有一个人写的能令人皇欣喜。

  

      于是乎,这首诗歌便落在了大考中。

  

      古往今来写青蛙的句子实在不多,因为这个东西太普通、太常见,反而不引人注意,几乎是从来没有人写过。

  

      “这一篇吟蛙的诗词看似简单,实在艰难,不知道这一次人才济济,齐聚京城,能不能写出一首名传千古的吟蛙诗。”

  

      哈天府门前的内室里,三位博学鸿儒,看着大考的卷子,微微皱眉,他们这些人也是这个时候看到卷子。

  

      卷子没有下发之前,没人知道卷子具体考什么,就算是三位主考长官也不能知道,这是大宋皇朝最高的秘密绝密。

  

      哈天府中的一间考室里面,许仙静静的坐在那里,深沉莫测,只是微微扫了一眼卷子上面的题目,刷刷刷的把前面的所有题目都全部做完,只剩下最后两个大题。

  

      一道题目是写诗词,另外一道题目就是写文章。

  

      诗词是关于青蛙的,文章是关于秩序的。

  

      看了一会儿诗词,许仙微微一笑,提笔写道——《言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随着一首蛙诗完成,许仙所在的考室上空一道紫气长虹冲天而起,滚滚荡荡,犹如大江长河,大江长河中字符闪耀,一首言志诗一个字、一个字的升腾出来,每一个字都如星斗一般大放光华。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

  

      监考的三位大儒一个字、一个字的细细读着这首诗,诗歌短小精悍,每一个字都蕴张着一股撼五岳,荡四海的势不可挡之力。

  

      “好霸气的一首诗,这样的人物得有怎样的胸襟?”

  

      略微品读了一下这首诗,几位大儒都不由得有些作色。

  

      这样的诗歌,应该是一位代霸主、世间王者放眼宇宙,以天地万物为友,又有绝大的抱负才能够拥有的胸怀。

  

      “这是一个人才,只怕是大宋庙小,容纳不得这样的人这首诗里蕴含着反志,给我查,看看这人是谁,要改天换地吗?”

  

      “是,大人”。

  

      旁边的衙役一会儿回来报告道:“大人,是取得天下第一才子的钱塘御赐进士许仙。”

  

      “居然是他?”

  

      众人勃然变色。

(https://www.biquya.net/id6308/447174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