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八零后修道生活录 > 第六十七章 盗墓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做学问如此,修到也是如此。

  给父母打完电话,我怀抱阿黄,腰间系着巴掌大的青皮葫芦,沿着黄河逆行而去。

  这次旅行没有具体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心中些许困惑。

  午夜时分,我已经踏入中京市地界。

  这就是洛水吗?站在河岸岸边,我神识彻底放开,感受着黄河下游南岸的一大支流。

  它发源于华山南麓,在崤山、熊耳山之间广纳百川,在平原腹地左携涧水,右带伊河,东出平原,北入黄河。

  这条河流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充满神秘色彩,《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

  不愧是孕育出千年帝都的河流,此处地脉中果然灵气十足……我决定调转方向,去中京市看看。

  嗯??刚走了二里多地,我就忍不住皱起眉头。

  好大的煞气,举目望去,丝丝黑雾从地面的洞口处冒出。

  这里怎么会有那么多洞穴,我快行几步,来到一个地下洞穴前。看到那仅容一人进出的洞口,顿时明白过来:盗墓。原来这些都是盗墓贼留下的。

  前段时间翻阅中豫省地方志,上边对中京市介绍的很详细。

  “生于苏杭,藏语北邙”邙山又名北邙,横卧于中京北侧,因风水上好而成古代帝王理想埋骨处所。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十几个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总数千座以上。可是如今这片被皇冢王陵挤得“几无卧牛之地”的邙山却是满目苍夷。

  这些坟墓中的主人生前大多嫌贵无比,可惜他们没有想到千年后会被后人以如此方式对待。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变成万元户”,盗墓贼似乎把这句话演绎到了极致。在我的感应中,地上到处散落着零碎的秦砖汉瓦、朽木、白骨。方圆几里内,盗洞足有四五十个,探洞更是不计其数……

  “砰”一声爆炸从远处传来。那声音很低,如果不是我听力超长,几乎听不到。

  现在还有人盗墓吗?我心中一叹,低声对阿黄吩咐道:“守着我!”

  说完我盘膝坐下,阴神隐匿行迹而出。

  刚行出不远,就看到旁边麦田里停着一辆面包车,有个高哥青年东张西望,还不时冲着手中的对讲机汇报:“老三,我这里一切正常,你那里呢?”

  “没有异常,放心!”

  显然这是望风的人,没曾想现在连盗墓也高科技化了。

  我并没有惊动此人,阴神几个闪动。快接近盗洞所在区域时,我突然停下。

  好大的煞气……玄门中人?

  只见不远处的麦地中站着个身穿中山装的男子,此人脸色凝重,双目赤红,手持罗盘横在胸前。我能用神识清楚的感觉到,那罗盘中散发着丝丝灵气,显然应该是一个法器。

  没有想到连玄门中人也堕落如此,开始盗墓了吗?

  在此人身旁,还有几个瑟瑟发抖的盗墓贼。其中一人指着面前惊骇的问道:“总爷,这……这是怎么回事儿?有鬼?”

  ***

  害怕大家说我断更,只能匆匆把已经写得发上来。这章字数太少,我打算熬夜补全。今天晚上拼了,争取写一个五千字以上的大章,希望大家明天再看,能投票支持一下。

  ;

(https://www.biquya.net/id5479/304329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