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晃荡在唐朝 > 第六章 义结金兰

?听到唐七的话,王源有些惊愕。不过瞬间还是反应过来,他总是以现代人的思维考虑这个时代的事情,那必然是牛头不对马面。

  老者看到王源有些惊讶,以为王源不愿意。就对着唐七说道:“王公子刚来村寨,身心俱疲,怎可此时来叨扰,此事日后再说、、、、、、”

  唐七脸上有些尴尬,双手握着两把佛香。直直的站在待客室门外。反应过来的王源赶紧解释,“我一个流亡之人,若是结拜,日后恐怕连累唐兄弟、、、”王源说的都是心底话。虽说在岭南就安全了,那也保不齐朝廷会对他不死心,到时候连累了唐七或者整个村寨,那就是他的罪孽了。

  在这么一群真诚的人面前,王源不可能动那些小心思,打小算盘。他所说的话,都是发自肺腑。“哥哥放心,我唐七保护哥哥周全。”唐七拍拍胸膛,义愤填膺的样子。

  王源胸中也生出一股豪气,我就不信凭借我领先你们一千年的头脑,在这个时代活不出精彩人生。“我今日落难,蒙你不弃,愿与你义结金兰,今生共同进退。”

  “好,就等你这句话了。”老者看到王源并没有做作的意思。心中也是生出十分好感,有智有才,却不恃才傲物,以智欺人。此子会有出头之日的。

  当即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

  院中的人也多起来,他们都要看看这个一根指头就征服了全寨子力气最大的人,倒是有什么神奇之处。

  “摆供桌,请关老爷神像,上三牲,燃香。”老者很熟稔的指挥着寨民做这些事情。

  王源与唐七手持佛香,跪拜天地。两人同声说出:“义结金兰,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唐七不识字,就由我诵读金兰谱即可。”老者问道。

  王源与唐七点头。

  老者站在供桌面前,大声念出金兰谱:“盖闻室满琴书,乐知心之交集;床联风雨,青年握手,雷陈之高谊共钦;、、、、、、义结金兰,在今日既神明对誓,辉生竹林,愿他年当休戚相关。谨序。”

  王源与唐七站起来,喝完碗中烈酒。

  “礼成”

  “哥哥”唐七叫了一声王源,有些兴奋。

  “老弟”王源感觉有些不习惯。家里就他一个独生子,没有给人当哥哥的经验。

  当晚寨中老少都聚集在族长家的院子里,喝酒聊天论收成,谈古论今家常琐事,好不热闹。直到天快亮时才散去。

  王源与玄月住在楼上小阁间。玄月也喝了些酒,脸色绯红,再加上酒劲,更加妩媚。此刻静静的躺在王源怀中,美眸眨巴眨巴的看着王源,像个小女孩(本来就是小女孩啊)得到梦寐以求的玩具一样,笑的很开心。

  “老公,你怎么那么厉害啊,一根小指头就可以打败他。”玄月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王源,在她眼中,自己的老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武功更是了得。

  “那只不过是一些小伎俩,那有娘子厉害。”王源看着怀中的玄月,温香软玉,盈盈可一握的纤腰,酥胸翘臀。

  王源感觉有些口渴,小腹之中生出一股邪火,越烧越旺、、、、、、

  “我有什么厉害啊。”玄月卖萌的说道,看着王源略带邪恶的眼神,脸上更加红润,羞羞答答的低下头。

  “寨子里的女孩子都说,你是天仙,今天来看你的那个女孩子,原本是这个寨子最漂亮的。但是今天看到你之后,就甘拜下风了。娘子倾国倾城之貌、、、”说着王源轻轻吻上一点绛唇、、、

  第二天王源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王源有些不好意思,玄月更是羞红了脸,作为客人,却是起床这么迟,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族长的小孙女跑过来告诉王源,“神仙姐姐,姐夫不必客气,要做到宾至如归。”小孩子憨憨的说出这句话,手中的拨浪鼓在王源手中摇晃。

  “你爷爷他们都去哪儿了?”王源问道。“他们去地里了,苎麻已经种植,他们去除害了。”小女孩将王源两人带进待客室,从厨房端出来糯米饭。

  农家菜米,这要比现代的农家乐做的好多了。王源也不客气,整整吃了两大碗,这些天的疲劳,总算是得到了缓解。看着玄月面色也是红润了许多,王源也就放心了。

  “我们也去苎麻地看看,说不定有什么能够帮上忙的呢。”玄月也同意,他最想要过的,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家生活。

  “不行,爷爷说你们要好好休息。”小女孩手中抓着筷子,嘴巴旁边沾着米粒,说起话来太可爱了,玄月一颗小心灵,简直要被萌化了。

  “哥哥,休息的怎么样?”唐七大步跨进门,手中提着一截猪腿。让小女孩放到厨房,小女孩抱着猪腿,怎么使劲都抱不动。

  “你这个缺心眼的,自己不动,叫三三拿,怎么能拿得动。”昨天那个女子又来了。看见王源,臻首轻点,算是见礼。帮着小女孩把猪腿拎到厨房,“我叫明月,你叫玄月,看来咱们很有缘,吃完了我带你到处走走,看看农家风景。”玄月侧脸看看王源。

  “哎呀,你害怕你丈夫啊,不要管他了,我们走吧。”明月带着玄月出了门,顺便抱走了三三。

  “七弟,何必如此,我又不是伤筋动骨,只不过走了些远路而已,带礼物作甚。”王源知道他们心地善良,却也不好拒绝。“男子身体好,弟妹可是女子,连日劳累,要炖大骨汤补补。”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源便不在客气。

  “七弟,带我到苎麻地走走,说不定有什么能够帮到大家的。”王源收拾好餐具,换上一套轻薄蛋衫。

  四月份的岭南,已经很热。看着绿意盎然的寨子周围,王源的心情也是极为的舒畅,在这样的地方过完一生,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一路上王源知道,唐七原先也是逃亡的流民,后来被族长救下,就在寨中生活了下来。父母亲在逃亡路上去世,也算是一个身世可怜人。

  看着眼前一畦一片的绿油油苎麻,王源很开心,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最开心的时候。“你这个夯货,怎么不看的公子好好休息,来农地作甚?”看着老者责怪唐七,王源忙说:“是小子要来的,族长勿要见怪,小子看看,有什么能够帮得上忙的。”

  “哦,难道公子对这农桑之也也有兴趣?”

  “小子不敢,只是以前在读书之余,偶尔翻看农书,其中有一篇记载苎麻当用大粪培育之,最忌用猪粪。”王源以前回老家的时候,最爱和老家的小猪玩,自然认得他们给苎麻施肥的,正是猪粪。

  “真有这个记载?倒是老朽糊涂了。”老者摸摸下巴稀疏的胡子,对着唐七说道:“你去告诉大家,以后给苎麻上粪,都用大粪。”

  “小子班门弄斧,实在惭愧。”王源赶紧抱拳,在这些老农面前,他还只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毛头小子。

  “小小年纪,有这般见识,很难得。”老朽开眼了。“公子以后有什么打算?”老者直接问王源,“公子学识渊博,非池中之物,终要飞升。我想这小庙,是留不住公子的。”

  王源知道老者的意思,他并没有要赶自己走的意思。只不过也是为他的前途打算,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求一个功名,为国效力才是光耀门楣的事情。少年人躲在穷乡僻壤,耗尽一生光阴,实在不应该。

  “前辈过奖了,小子只不过是个微末流民,难展拳脚。我想先在归善县做个营生,等时机到了,便会离开。”

  “我也是个流民,是亡国流民啊。”说完老者哭泣起来,一时间王源手足无措,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劝慰老者。而后,情绪逐渐缓和的老者对着王源说道:“公子,今晚月圆之时,我有东西要给你。”切记,不可说与他人。

  看着老者佝偻的背影,慢慢的离开。王源有些凌乱、、、、、、

  PS: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关照,推荐,收藏。谢谢大家!

  

(https://www.biquya.net/id51749/287348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