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明明如月之燃烧的战旗 > 忠魂依旧守辽东

?

  上一集的最后我给大家留了个悬念,这回就先来好好解释一下。要解开那个谜题,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一个人——温体仁。

  在上一集中我送给了这个人一个称号:大明朝最后的权奸。没错,他是个权奸,而且是大明朝的最后一个。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这个人,各位一定要明白,我小说中具体介绍的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不是一般人儿。

  温体仁,字长卿,号园峤。生于1573年,浙江乌程(今湖州)南浔辑里村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崇祯三年(1630)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周延儒最初的战友,之后的死敌。大明崇祯朝执政时间最长的首辅,时间为八年。第二名是周延儒,时间是三年。

  温体仁和周延儒都是明朝《奸臣传》上有名的人物。仅就使坏的程度而言,能跟他们俩坐一起斗地主的只有嘉靖首辅严嵩一人。知道这是两个多么坏的人了吧!周延儒可是状元,这也充分说明了考第一的未必都是好鸟!

  当然温体仁比周延儒坏多了,不客气的说,周延儒同志的堕落都是因为温体仁的关系。

  那么这两个大奸臣既然连进《奸臣传》都是拉手一起进的,为什么最后俩人又掰了呢?这要先从俩人之前的联合说起。

  这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呢?因为从一开始俩人就是一个单位的,都在礼部。温体仁是尚书,周延儒是左侍郎。同时他们还有着一个或者说一帮共同的敌人:以礼部右侍郎钱谦益同志为首的东林党。

  但要说明的是这两个人可不是阉党,虽然他们看不上东林党。但各位不要以为在明末那个时候不是东林党的人就肯定是阉党。实际上阉党如果有这样的人才最后也不可能被东林党那帮死读书的干趴下。

  两个人的联合就是从一起黑钱谦益开始的。那么两人为什么要黑钱谦益呢?因为钱谦益率先黑了周延儒。

  那么钱谦益为什么要黑周延儒呢?是因为一次抓阄。大家不要觉得这个理由很滑稽,你们觉得滑稽那是因为你们不知道那次抓阄为的是什么。那次抓阄是抓内阁大学士的,很重要!那么有看官说了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副总理,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抓阄,太不严肃了!其实这算个啥啊,丐帮帮主不也是猜拳赢出来的吗?

  好了不扯淡了,说说为什么选内阁大学士这么严肃的事情却一定要用抓阄这种不靠谱的方法吧。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解释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内阁大学士。答案是:因为内阁大学士太少了。在位的没有用,有用的上不来,所以皇帝着急,大臣也着急。

  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说法吧,说崇祯一朝五十阁臣!这并不是扯淡,这是真事儿。因为从崇祯元年开始,内阁首辅就先后换了四个。从施凤来开始,李国榜(其实那个字是木旁加个普,打不出来,有那没文化的直接就给打成普了,这个字念“榜”好吗!是教的意思)、来宗道、周道登,一个不如一个!尤其周道登这个老糊涂,把内阁大臣在崇祯皇帝心中的地位严重的拉低了。

  那么老的不行就得上新的,于是乎“谁上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本来被提名的人选是很多的,但是这时候捣乱的人来了,不是一个,是一群,言官们开骂了。这帮孙子在魏忠贤掌权的时候都藏着当哑巴,魏忠贤倒了之后他们又被崇祯皇帝放出来咬人了,那么咬人总要找个目标吧,不过这回言官们立了一个新规矩:谁入阁当上大学士就骂谁!

  于是选出来一个没过多久就被骂下去,开始了“提上来,骂下去”的死循环。崇祯皇帝一看这不行啊!全都骂下去老子用谁?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抓阄!抓着谁就是谁,听老天爷的,谁骂就抽谁!

  但是即便是抓阄也得有个提名啊,就好比诺贝尔奖似的,入围了你才有资格参与这次抓阄盛典。钱谦益是东林党中的重要人物,后来都成为党魁了,而当时的朝廷里东林党的势力可是非常大的,所以钱谦益利用这股势力,首先黑掉了周延儒,顺手又黑了温体仁,他通过耍手段没有让这两个人进入那个提名。也就是说周温二人在海选阶段就被淘汰了。可是两人不服啊,要知道都是在礼部混的,周延儒倒没什么,温体仁可怒了。尚书在海选阶段就被淘汰了,侍郎居然进了决赛,以后还怎么在一起愉快的玩耍!所以他挑唆周延儒一起发动反击,于是海选都没过的两个选手开始动手黑决赛选手钱谦益同志了。

  这次反击是从一次辩论会上发起的,发起人是温体仁同志。那么要发动反击就必须有敌人的黑材料啊,于是温尚书没日没夜的就找钱谦益的黑材料,终于被他找到了,七年前的黑材料:作弊。

  天启元年,钱谦益同志作为浙江乡试的主考官,在考试结束之后被人告了。告他的人是当时的礼部给事中顾其中。据顾其中同志揭发,参加这次考试的学生之中有一个叫钱千秋的人给钱谦益行贿,并且两人想法破解了当时防止作弊最为先进的方法:统一抄写制度。两人商量好只要钱千秋在试卷上以藏头诗的方式写上七个字:一朝平步上青云,就算是袒露身份通知钱谦益,哥们就是送钱的那个了,于是钱谦益按照约定给钱千秋同学判了个及格,这买卖就算成了。但是由于收了钱之后分赃不均,导致内部人员分裂,有那脾气爆的就把这事儿给捅出去了。

  按说这件事钱谦益最多就是负个领导责任,罚点儿工资就行了。但是俗话说得好,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偏偏这个案子是钱谦益的一个仇人接过手的,这个人叫韩敬。

  那么韩敬同志又是怎么跟钱谦益结仇的呢?也是因为作弊的事儿。原来当年他跟钱谦益是同一届的考生,俩人都想当状元。钱谦益虽然说学习好点儿,但是对于当状元这种事心里也是没谱,于是他决定花钱买一个。他给朝廷里的太监送钱,想把这事儿给办了。但是韩敬同学也想当状元啊,不过他学习成绩没有钱谦益好,但是有一点,他比钱谦益有钱。所以他给朝廷里的大太监送大钱,下决心要买一个。钱谦益送给太监两万两,他就给大太监送去四万两。跟哥比有钱?加死你!就是这么任性!

  于是任性的韩敬同学成为了那一届的状元,而钱谦益虽然说也是花了钱,但一来花得少,二来花得不到位,好在太监还是比较讲究的,收了钱就办事儿,给了他一个探花。但是钱谦益同志钱都花了,居然买了个山寨版,心里自然有气了,所以就跟韩敬同学结了梁子。

  后来钱谦益投了东林党,靠着东林党的势力狠狠的整了韩敬同志一把,把他撵回家了。而韩敬同志自然就更恨钱谦益了。所以知道温体仁在找钱谦益的黑材料,于是就把这事儿说了,并且高调表示:一定要追究钱谦益的责任!

  温体仁和周延儒抓住了这个机会,与东林党在崇祯皇帝面前PK了一把。过程就不说了,给位只要知道一个结果,钱谦益被干掉了,周延儒成功入阁。当然因为温体仁同志经历了这次事件之后名声太臭,还继续干礼部尚书,随时准备着入阁。

  现在入阁的机会来了,只要干掉了钱龙锡,内阁就会空出一个位置,而周延儒必然会往前再走一步,温体仁也就顺理成章的入阁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让你们明白,为什么这两个人一定要整死袁崇焕,干掉钱龙锡。简单的来说,他们的目标是干掉钱龙锡,手段是整死袁崇焕。袁督师真心是躺着中枪啊!

  两人的具体做法是自己不出手,找手下的马仔往死了黑袁崇焕,之后把袁崇焕和钱龙锡打成一党,袁崇焕是什么下场不重要,重要的是钱龙锡只要被干掉就OK了。

  上面说到了周延儒和温体仁的马仔,那么这个马仔是谁呢?这个人虽然说名声不够响亮,但却是他给了袁崇焕最致命的一击。

  崇祯三年八月,山东道御史史范上疏弹劾钱龙锡收受袁崇焕贿赂几万两,把王彦路给钱龙锡塞钱的事儿捅出去了!

  这一下可要命了,要知道崇祯皇帝最一开始是不准备杀袁崇焕的。咱们曾经讲过,当初皇帝下的命令是关起来再说。再说的意思就是可能不说,虽然说给袁崇焕定了不少罪,但是这些扯淡的罪名崇祯皇帝是不怎么看重的。

  要知道杀毛文龙之后,袁崇焕是写了说明书的。崇祯皇帝也说杀得好,从崇祯皇帝说袁崇焕杀得对的那天开始,这件事就不是袁崇焕干的了,而是成了崇祯皇帝干的。现在再把这个拿出来说事儿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所以即便袁崇焕认了,崇祯也不能认。

  而说袁崇焕擅自与后金议和更是扯淡,首先袁崇焕根本就没有这个权力,明与后金双方只是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讨论,最终也没有签约嘛!而且就算是签约了,袁崇焕肯定得请示崇祯啊,崇祯同意他才能签。这就好像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之后你们不骂慈禧难道骂李鸿章吗?

  没拦住皇太极那纯粹是战略战术的问题,不在考虑之列。扎营在广渠门就更不值一提了,袁崇焕大老远带人来了,不扎营在北京城外扎哪儿?哪有工夫先跟皇帝请示啊,要知道第二天双方就打起来了。而且最终关宁军也没进北京啊,人家不但没有攻城,相反还帮着守城了,广渠门那一仗打得多热闹各位没忘吧,袁崇焕差一点儿叫人剁了!

  打满桂的事情就更是扯淡了,首先那就是路边社的谣言,其次满桂已经挂了,原告都没了还拿这事儿埋汰被告有意思吗?

  当然流传最广也是最扯淡的就是那个太监反间计的传说了,那俩太监被后金军抓住居然还能跑回来,还是听到重要情报跑回来的,他俩是练过葵花宝典不成?这招明显是从《三国演义》里学来的,也只能在《三国演义》里玩儿玩儿,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曾经相信过,现在如果你们还相信,那只能说明你们还停留在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崇祯皇帝当然不是小学二年级的水平,所以他是不会信的。

  所以在上一集中我才说这个结交阁臣的罪名才是最要命的。尤其钱龙锡受贿这个事情还被抓了个现行,这一下周延儒和温体仁的计谋得逞了,袁崇焕什么下场无所谓,钱龙锡算是完蛋了。当然比钱龙锡更惨的是袁崇焕。

  主审袁崇焕这个案子的是兵部尚书梁廷栋,这厮在温体仁的授意下坚决要弄死袁崇焕,为这事儿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跟他干了不少仗。本来梁廷栋的决定是要连带着袁崇焕的三族一起干掉的。余大成知道了这事儿之后怒气冲冲的找到了梁廷栋激烈的吵了起来。最后余大成怒气冲冲的对梁廷栋大吼道:“袁崇焕是冤枉的,皇上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因为金军围城,皇上太生气了而已。我在兵部混了这么多年,送走了六个尚书,没一个有好下场的!你现在当了兵部尚书,你能保证金军以后就不来了吗?今天你灭了袁崇焕的三族,开了这个先例,下次金军再来的时候梁尚书你好好考虑考虑自己的三族吧!”

  说完这番话余处长把门一摔就走了,留下了傻在那里的梁部长。

  梁廷栋毕竟不是白痴,他为了保住自己的三族,把最终判决改成了袁崇焕一人凌迟,家属充军三千里。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平台召开会议,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怎么处置袁崇焕。场面是相当隆重的,什么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五府六科、锦衣卫,连翰林院的都被拉来看热闹了。

  崇祯皇帝一看大家伙儿都到齐了,清了清嗓子就开始发言,他主要是公布了袁崇焕的罪状。那些扯淡的我们就不说了,最主要的就是勾结阁臣图谋不轨。说完之后他又装模做样的问大家伙儿应该怎么处理。大臣们不傻啊,罪你都给定了,还他娘的问什么结果,于是没有人说话。

  崇祯见大家伙儿都不支声,于是很没趣的公布了他的处置方法:依律磔之!

  大家伙儿还是没有说话。没有一个人为袁崇焕求情

  那么有的看官可能会问了,袁崇焕这人缘儿怎么就这么差呢?这个问题怎么说呢,他人缘差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谁也看不上,二是谁也看不上。这句话你们可以拿去考考外国人,让他们说出两句话的不同之处,哇哈哈哈哈……

  好了不扯淡了,说说袁崇焕吧,毕竟以后够呛能再说到了。

  袁崇焕并不知道发生的一切,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用当年明月的话来说:他就是个不上道儿的人。

  袁崇焕是个有才能、有个性的人,他只是单纯的展示着自己的才能、单纯的施展着自己的抱负,单纯的彰显着自己的个性而已。他没有想到自己呕心沥血、倾尽心力所换来的竟然是这种最悲惨的结果。那一刻他会很失落吗?我不知道,前去为他送行或者说送终才更贴切的王彦路也不知道。

  袁崇焕两眼无神的走在去往刑场的路上,他最后一次看了一眼这个他曾经为之奉献了一切的国家,还有那些当初他舍身保护,现在却愤怒的谩骂与指责他的百姓们。天空渐渐的下起了小雨,不够大却足够悲伤。

  这个曾经在荒蛮之地苦读的书生、福建山区救过火的县令、京城的小主任、独卧孤城的宁前道、威震天下的蓟辽督师、含冤被捕的将领、背负冤屈的囚犯此时此刻究竟在想什么呢?上天下起了小雨也是因为被这出悲剧感动了吗?

  王彦路走到跪在刑场上的袁崇焕身边,已经泪流满面了。他全身披麻戴孝的跪在袁崇焕面前,哭着说道:“义父,儿子来给您送行了。”说罢已经泣不成声了。

  此时此刻,袁崇焕竟然笑了,他笑着对王彦路说:“儿啊,往后辽东就要靠着你们了。不要哭,你来给为父送行,为父很高兴。”

  王彦路这时候哭一是因为气愤,二是因为内疚。气愤的是自己钱都花了那么多,事情居然没办成;内疚的是最终袁崇焕落得这个下场,都是因为自己给钱龙锡行贿造成的,本来是想救干爹的,到头来却成了坑爹了。

  王彦路将取出随身带着的一瓶辽东的烧酒,倒了一杯双手递到袁崇焕面前,哭着说道:“义父,这是辽东的烧酒,儿子带来孝敬您。”袁崇焕此时被绑着,不能伸手去接,王彦路赶紧将酒送到袁崇焕面前,袁崇焕从容的一饮而尽,喝罢对王彦路说道:“儿啊,为父此生说来也不枉了。辽东有你们,为父很放心,只是为父尚有一子,名叫向东,还留在辽东,为父死后你就代为父照顾他吧。告诉他要忠心报国,做个大丈夫。”王彦路含泪点了点头,答应了。之后他又倒满了一杯酒送到袁崇焕面前说道:“义父,这杯酒是儿子代辽东的众位将士敬您老人家的。”袁崇焕再次将酒一饮而尽,看着满脸泪水的王彦路,嘱咐道:“儿啊,为父有此结局都是朝中那些奸臣所为,你不要记恨皇上,要好好守护辽东,也告诉众将士们一定要忠心卫国。”王彦路依旧含着泪点了点头,之后又倒了第三杯酒,对袁崇焕说道:“义父,这第三杯酒儿子代辽东的父老敬您。”袁崇焕再次将酒喝下,此时他眼中不再迷离、不再绝望。王彦路模糊着双眼对袁崇焕说道:“义父还有什么吩咐就请说吧,孩儿听着。”

  袁崇焕,这个被误解、被冤屈、即将受到残忍极刑的人,在行刑台上坚定的说出了他最后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

(https://www.biquya.net/id44648/25813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