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北风狂之天书传奇 > 第一回 孤城酒家议秘事 荒村穷岭战恶敌 上

?

  “滚滚龙争虎斗,匆匆兔走乌飞。席前花影座间移,百岁光阴有几。说古谈今话本,图王霸业兵机,要知成败是和非,都在渔樵话里。”

  这是明朝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中的诗句。世事变迁,王朝更迭总归都如涓涓细流流入历史的长河中。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曾总结秦朝崛起覆灭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实,这句话也可以通用解释以后历朝历代的兴衰更替的原因。古代封建王朝历朝历代几乎都是这样的过程,通过广施仁义来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百姓助力一个朝廷的崛起,可是当局者一旦昏庸到不可救药,为声色犬马所迷,沉溺在纸醉金迷之中,脱离天下百姓,或者不顾百姓死活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最后的结果就是天下易主,生灵涂炭,百姓扶持新的君主建立新的王朝。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百姓如水,朝廷如舟,舟行千里亦在水中,舟有巨万之重,亦由水载浮之。而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的道理也都是与之相通的。

  话说明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那是个多事之秋,那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举倾国之兵,侵略朝鲜。朝鲜猝不及防,加上军备松弛,短短一个月内,三都失守,八道瓦解。朝鲜立即向宗主国明朝提出了援助请求,明朝政府经过再三考量,终于决定出兵援助朝鲜。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明朝大军大战日军,并在朝鲜平壤大败日军……

  除了这些载入史册的大事,其实在那个多事之秋还发生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横卧着绵延千里的长白山山脉,这里群山巍峨,山顶白雪皑皑,山下郁郁葱葱,山上珍禽异兽各得其所,世代繁衍。

  长白山脚下有一座百十来户老百姓的小镇,名叫二铺镇。这是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小镇,寻常巷陌平静冷清,可是立秋这一天,镇上来了一大群骑马和赶马车的客商,总共四十个人。这群客商来到镇上最大的一家酒家

  坐在客店最里边正坐的一人,衣着阔气讲究,一身丝绸锦缎,他长着一张白面,尖嘴猴腮,一看就不像等闲之辈。

  他对身旁一个连鬓络腮胡子,一脸恶面的人。白面尖嘴猴腮之人对恶面之人说话,一张嘴就是倭寇语言:“武田君,你是我们当中武功最高强的,这一次我们全都仰仗着你和你的朋友了。来!我以茶代酒,敬武田君一杯。”

  武田客气还礼,品了口茶便说道:“小西君,你才是这次行动的灵魂,我们能不能取得成功全都仰仗小西君出谋划策。”

  小西说:“其实,我们还忘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很多时候,她比我们和黄金更有用。”

  武田说:“你是说美和子?”

  小西点了点头说:“对,她可以帮我们办一些我们和金银办不成的事情,身体就是她最厉害的武器。”

  武田露出淫邪的笑容说:“这一次我们从辽东半岛登陆,绕道长白山西面,进入长白山,成功绕过明军的封锁线。我们一定躲开了明朝的锦衣卫什么的追踪。这样我们进入长白山就畅行无阻了。”

  小西说:“这一次,我们有两个任务。第一,拉拢长白山的长白山庄,这样我们的大军就可以从穿越长白山直接出现在辽东平原上;第二,长白山庄有一本《天书神册》,这本书是北宋张天师所著,书内记录了失传的上古兵法、兵器制法、武功绝学、长生不老仙丹和天文地理好多的内容,对我们扶桑征服大陆有巨大的帮助。所以,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得到这本书。”

  武田说:“小西君,你说吧,我们一切听你的安排。不过,你说的这本《天书》真有那么好吗?这么好又怎么落到长白山庄呢?长白山庄看起来是大有来头啊!”

  小西品了口茶说:“北宋靖康之变,都城汴梁被金军攻破,金军的铁蹄蹂躏了这座繁华的都城。北宋徽钦二帝被金军掳走,金军还掳走了北宋国库的全部财富,还有那本《天书神册》。据说得此书者,可按照书中之法,练成仙丹,服用仙丹的人,可以长生不老,体若天神,战无不胜。徽宗皇帝本以为可以当了太上皇以后,精心研读此书,但是还没等他安下心思看一眼那本书,就赶上了靖康国耻。”

  武田听得很认真。小西说:“金人派出了一支神秘的队伍,在长白山深处专门负责看守那些黄金和《天书神册》。”

  武田问他:“这么多年,历朝历代就没人去长白山寻找,或者哪个朝廷派人去清剿吗?”

  小西哈哈大笑道:“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曾经秘密下令其四皇子朱棣派出过一支由上千名武功高强的男女将士组成的精锐军队去探访这个秘密,可是这支军队在进入长白山以后居然也神秘的也消失了。有人说,在这座大山里有一个神秘的神灵在看护着这些财富,有人说他们看到了深山里有上千个男女兵将的石像……”

  武田又问:“到底怎么回事呢?”

  小西说:“据可靠的线报,其实就是因为穷山恶水,历朝历代帝王将相们根本瞧不上这里,也不相信有这么个传说。不过后来长白山庄还真成了江湖第一山庄,武林圣地,但是地处辽东深山,朝廷从来都不屑一顾。”

  武田点了点头:“吆嘻,小西君博古通今,在下佩服,佩服!”

  小西说:“等一下咱们吃过这顿饭就启程吧,根据线报,前面还有个村子,我们必须到那里补充一下给养了。”

  武田说:“是啊,我们需要补充了。”

  倭寇们正在说话之际,门口来了一个年轻人,一个扛着大刀的年轻人,很大很重的大刀,看起来有百斤沉重。扛着大刀的年轻人二十多岁的年纪,身材高大,有顶天立地之浩气;筋骨强健,似摧城拔寨山之膂力;胸膛宽阔,有海纳百川之气象;这人生得一张国字脸,一双眼光闪烁着慑人的眼神,两弯浓眉横卧浑黑如墨染,鼻直口阔,器宇轩昂。

  这人站在门口,将大刀一横,对屋里的倭寇们高声断喝:“倭寇,竟敢偷偷潜入我辽东地界,六品云骑尉梁庆之在此!”

  小西顿时惊慌失措,武田也倒吸了一口凉气,武田问小西:“此人就是杀我师父龟田秀的梁庆之?”

  小西说:“看样子应该是。”

  他俩讲话的同时,屋里的倭寇们已经纷纷亮出了兵器,店家早就吓得躲藏了起来。小西低声对武田说:“武田君,今天不是报仇的日子,我们要以大局为重!此地不宜开战,容易引来官府,对我们的大局不利。所以,你断后,我们到前面五十里的山脚村聚齐。屋后有匹马。”

  武田咬着牙点点头,低声道:“今天就放过这小子。”

  梁庆之当然听不到他们的话,他跳出酒家,站在门口对倭寇们大吼一声:“倭寇,还不出来受死!”

  这时候,武田手提双刀飞出酒家,跳到梁庆之面前,他面带狰狞的看着梁庆之说:“你就是梁庆之?”

  梁庆之说:“正是,你呢?”

  武田说:“我是扶桑第一刀客大师龟田秀神刀传承人武田棕茂。”

  梁庆之哈哈大笑道:“你们的第一刀客可真不少,可惜都是我的刀下之鬼。说完抡动掌中春秋大刀劈向武田棕茂,武田棕茂不敢怠慢,赶紧后撤步闪开。梁庆之刚要发出第二刀,却突然发现,屋里的小西等人鱼贯而出,纷纷登上战马和马车。

  梁庆之正准备冲过去,武田棕茂挥动双刀拦住去路,梁庆之无奈只能决定先全力打败面前这个对手再说,于是挥舞春秋大刀大战武田棕茂。

  这武田不愧为成名的刀客,其双刀左右互补,招式精妙,力道精准。梁庆之不敢懈怠轻敌,他施展手中大刀绝学奋力御敌。武田双刀如裁缝名剪,左右开弓挥洒自如;梁庆之大刀如屠夫利刃,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武田双刀如上天入地之幽灵,梁庆之大刀似翻江倒海之巨龙。二人打斗了二十个回合开外,武田明显分神,因为他见到倭寇们都已经骑马乘车远去。所以招式中破绽尽显,梁庆之同样发现了逃遁的倭寇,心里更是急切,所以两人都露出了破绽,却谁都不专心攻击对方。

  武田见梁庆之一个不留神,他掉头就跑。梁庆之见武田跑出去的方向和大批倭寇方向不同,所以就放弃了对武田的追击,而是直接追赶倭寇们。

  结果,他追出三里,便被倭寇的马车彻底甩下了,他正准备蹲下来喘口气再追,斜侧里距离他五丈多远有一骑战马飞驰而过,梁庆之抬头一看,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因为那个骑马的人正是武田棕茂。

  梁庆之又气又累一屁股坐在地上,坐下就骂,可是坐在那里只是骂倭寇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正在这时,镇里走出来一个老者,须发皆白,看上去七十古稀的年纪。梁庆之问那老者:“老丈,你们镇可有马匹?”

  老汉笑道:“当然有了,我们这有好几家都有驾辕的马。”

  梁庆之兴奋的说:“能骑的马呢?”

  老汉嗤之以鼻说:“养那个干什么?我们不过是平头百姓啊!”

  梁庆之当时泄了气,勉强站起身挥手告别了老汉。他掏出了一张字条,反复看过,塞进口袋。他心想,这字条是锦衣卫崔横飞鸽传书给我的,让我在长白山庄附近截杀倭寇。如今倭寇果然出现在长白山地界,看起来崔横的情报是准确的,他们一定是要沿着这条路去长白山庄的。这长白山庄向来是武林圣地,却和朝廷从无往来,更重要的是这山庄所在的位置,若是被倭寇利用,可以长驱直入,杀进辽东。看来我不能袖手旁观,为了朝廷、为了江山社稷,我必须追过去,哪怕前路是龙潭虎穴!

  想到这,梁庆之踏上了追杀倭寇之路。从这一刻起,他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走上这条路不论吉凶祸福他都无怨无悔,这不仅仅是一条通往长白山庄的路,更是一条人生转折之路……

  ……

  茫茫大山脚下有一个宁静的小村落,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很平静,仿佛村子外面发生任何事情都与他们无关。

  直到一天夜里,整个村子本来是一片宁静,可是一阵梆锣响声之后,整个村子仿佛睡醒了一般,人们纷纷好奇的走出家门,来到村头空地,可是他们见到的确实一把把雪亮的长刀,紧接着就是一个个黑影,挥动大刀,月光映照下,寒光闪烁,惨叫声连连……

(https://www.biquya.net/id18641/112735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