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侠盗魏六 > 前言

?

  古人常将见义勇为,惩强扶弱称之为侠义之举,而将不顾个人安危力行此举之人称为“侠客”或“侠士”。而相关典籍中更有详尽的解释:“侠士”泛指兼爱正义,“侠客”者即见义勇为,古道热肠,朋友是也。

  而人们平日常说的偷盗、行窃,古人亦作了细致的区分。“盗”指偷窃劫掠,《荀子?修身》云:害良为贼,窃货曰盗。《书舜典》中云:强取为盗,《礼记表记》云:安肆曰偷。

  然而,本书的主人公,平日行事亦侠亦盗,只不过被他所偷者都是平日里为富不仁,欺压良善之辈。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亦都是道听途说,并非亲眼目睹,以致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亦正亦邪,百姓对他的评价亦是有褒有贬,有人称他为侠有人称他为盗。他对那些诋毁及赞誉之言,一概置之不理,只是付之一笑。然而,其人到底是正是邪呢?希望读者读了他的故事后,能对他作出正确评价。

  山西地处中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就地理位置而言,山西是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和黄土高原三个自然单元衔接的地区,南依中原腹地,北邻大漠,与塞外游牧民族相接.。当民族矛盾缓和,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的时候,山西就成为了文化交汇的走廊地带。而当历史上民族矛盾激化的时候,山西就是保卫汉族政权的北大门,就成了抵御外族的最前线,因此战乱频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山西人民在遭受战乱的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像军事家卫青、霍去病、“武圣”关羽、政治家霍光、历史名将薛仁贵、杨业……等。

  本文的主人公侠盗魏六也是其中之一,尽管他的事迹书面记载不多,但是在山西乃至河北、山东等地民间流传极广,称得上是童叟皆知,有口皆碑。他的威名在当时可谓是“如皓月当空,似沉雷贯耳”,并不逊于以上诸人。

  魏六(明末清初盂县人)出生在盂县境内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邀童来村,与有“忠义古祠”之称的藏山相距十来里地。而邀童来这个在往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也由于出了“飞毛腿”魏六而名传三晋,响誉鲁冀。这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魏六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若非家中遭逢变故,他的成长历程也会跟其他人一样。如果运气好的话,十年寒窗,用功读书,然后参加乡试,会试,殿试,最后金榜题名,居于庙堂之上,从而开始那种“老牛力尽刀尖死,伺候君王不到头”的宦海生涯。如果运气差的话,就跟其他人一样,娶妻生子,衰老病死,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由于父亲的病故,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去给邻村的一个财主家当了羊倌。在一次意外中,他遇难呈祥,得遇名师,学成了惊人的武艺。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一代侠盗。

  魏六艺成下山正逢天下大乱之际,明室的军队,李自成的义军,满清的铁骑互相争战不休,百姓徘徊在生死线上,朝不保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结识了李化龙等一大批反清复明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他的思想随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决心为反清大业奉献一切。

  李化龙起义失败后,魏六继续奔走于各地联络天下英雄,伺机共攘义举。康熙当政后,废除了顺治时的一些苛政、改善了满汉之间的关系、缓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魏六听从了傅山的安排:为了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不再与清廷对抗。隐身于民间做一个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快意恩仇的游侠。

  历经诸多磨难,魏六终于在山东境内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打造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同时也留下诸如“借神惩奸”、“智盗库银”、“魏六保镖”、“皇城揭瓦”、“寿宴送人头”“金阳山惩凶”······等许多被后人津津乐道的精彩传奇的故事。并且留下“魏六请客邀童来,时迁设宴梁山泊”的对联。直到几百年后的今天,村里的后人们对他犹自敬若神明,为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自豪。

  这正是:自古深山藏俊鸟,从来寒门出英雄。

  至今百姓口碑在,犹道英雄豪杰名。

(https://www.biquya.net/id18637/11272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