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闺中密友 > 第21节 新的起点

??

  1

  才3,4年不回来,家乡的城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赵子龙和父母一下火车,走出火车站,就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90年代的中国,的确是到处日新月异。

  在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姑且称他们的城市为“长天市“吧。

  在郊区租套平放安顿下来后,赵子龙就开始了求职之旅。长天市刚刚建成一个劳务市场和一个人才交流中心,他决定去碰碰运气。

  他的目标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到他原先工作单位产品的主原料的生产厂家去打工。

  在这里,我们姑且称他原单位的产品为CP,那它的主原料可以称为CPY。CP为“产品“的汉语拼音缩写,不代表现实中的任何真实产品。CPY,自然是“产品原”的汉语拼音缩写了。

  他先去了人才交流中心,一下就泄气了:要求学历大专以上。看来自己在这个社会的眼中,还不够“人才”的资格,尽管自视甚高。于是又去了劳务中心。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本市CPY最大的生产企业——长天集团因为扩大规模的需要,对外招聘临时工。长天集团属于本地老牌国营企业,CPY产业的龙头,本地经济的支柱,有名的上市公司。

  赵子龙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可惜,世间的事情总是不能如意。进了厂赵子龙才知道,自己去的,并不是CPY的生产车间,而是正在建设之中的CP生产车间。

  这个很好理解,CPY的产销两旺的势头,让集团经营者有了扩大产业链的思路。这个是正常的。他们选择了向下游发展,准备生产CP。

  些许失望之余,赵子龙很快就有了新的计划。这个计划,不能让他尽快掌握CPY的生产技术,却可以让他在长天集团稳稳的站住脚跟。

  因为,他有一张很好的底牌:他掌握着CP的一整套的生产技术!虽然投产还需时日,但是却带给了他希望,带给了他信心在这里扎根,发展。

  他给冬梅挂了电话,说:“只要你愿意,就辞掉工作,结算工资,到这边来吧。我在这里已经站住脚了。”

  冬梅很快就过来了,也在长天做了临时工。

  2

  舒展生个小女孩,马母明显的露出了不高兴的情绪。

  舒展暂时察觉不到这些,她不是一个敏感的女孩——在这里,好象可以称她为女人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乐趣。她的全部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虽然,她还没有穿过梦中的婚纱,没有走进想往的教堂,没有接受牧师的祝福,可是,她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快乐。

  刘畅,黄和春,柳水,马行云他们,却在忙着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他们更关心的,是未来的工作分配。按照那个时候的教育制度,他们都还属于“国家干部”。可是,他们也意识到了外面的剧烈变革,自己的这个虚拟的级别已经不再象从前那样,可以给自己带来由国家承诺的稳定的工作。

  更何况,他们毕业的学校,根本就不入流呢?

  他们开始查家谱,看看有没有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亲戚存在。

  简短捷说,他们不可能有留在北京的能量,尽管他们或许存在这种幻想。所以最终,他们必须都回到长天市。

  而在长天市的最佳选择,自然是长天集团——因为长天集团属于国企,仍然认可他们身上存在的“国家干部“身份,而且工资福利不错,并和他们专业对口。

  长天集团也正有这种“人才”需要,因为他正在上新项目——CP。

  一拍即合。凡是目前在本书中已经出现的年轻人,都注定了要先来到长天集团,继续他们的故事。

  这帮人中,可能就赵子龙和冬梅的身份最低,因为他们是属于临时工,其他是属于“国家干部“。最委屈的应该是舒展,她有资格做“国家干部”却没有做到。

  但这仅仅是个新的开始而已,只不过起点略有不同而已。

  长天集团,是他们必然的人生过渡,是他们走出学校后最体面的选择——他们努力了四年,需要这”种体面“。

  长天集团,也是他们真正面对社会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第一个窗口。

(https://www.biquya.net/id15236/82003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