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换亲后,夫人只想种田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海龙王

海风徐徐,徐秋月的发丝在风中飞扬。
  徐秋月还记得上辈子的传说,传闻北海有龙。
  北城以前并不是流放之地,以前的北城,风调雨顺,虽然这里的百姓并不种地,但是每日出海扑鱼也能赚的不少。
  那些海鱼被制成了咸鱼,可以放很久,运往其他城镇可以卖出很高很高的高价。
  但是不知道怎么了,这些年,北城就一直越过越差。
  北城其实是个好地方。
  因为徐秋月很清楚,三年后,这里会出现一个叫北海龙王的大人物。
  他自己给自己封王了,封号是北海龙王。
  传闻此人是海盗出身。
  再后来,玄九倾进言,反正北城也是不毛之地,打仗劳民伤财,干脆就把这北城给了北海龙王,给其当封地。
  然后北海龙王只需要每年进贡一万两白银即可。
  盛帝觉得北城反正每年都没有税银上交,给其当封地也可,还能赚点银子,虽然少了一点,但是也比没有强。
  而且朝廷没少派人攻打北城,可惜的是,一直都没有攻打下北城。
  盛帝本来就因为炼制长生丹,把盛国的银钱都给消耗一空了,国库穷的叮当响。
  然后玄九倾就把苗头放在了那些富商身上,反正那些商人没背景,谁富就抄谁的家。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明明商人没有任何的权势。
  那些商人没了就没了。
  但是盛国的老百姓却变得越来越穷。
  穷的揭不开锅。
  世人都恨商人,徐秋月以前也恨,觉得商人什么都不用干,就赚了那么多的钱。
  但是后来,徐秋月才知道,这世间的运转离不开商人。
  没有人是生来就高高在上的。
  商人的钱至少每一分都是他自己赚的,那些权贵呢!他们的银钱全部都是靠剥削老百姓而来的,他们凭什么高高在上。
  渔民们沉默了许久,其中一个最老的老者对着徐秋月开口了:“夫人,这海盗们其实也不过是走投无路了而已。
  北海之上,有不少的岛屿,海盗们最开始其实也是我们北城中人,只是这北城的赋税实在是太重了,一年比一年多。
  贵妃喜好用珍珠研磨成粉敷面养颜,这珍珠税一年比一年重,海里的珍珠一年比一年少,海民们只能去深海里挖珍珠。
  不知道有多少海民惨死在深海之中。
  当年,那些海民被官兵们下令,禁止上岸,一辈子都只能在海上,如果只是一直在海上,倒也没有什么。
  可是不知怎么了,在海上呆久了,一个个身体都开始变得虚弱、吃不下饭、面色也变得苍白无比、牙齿也开始流血,最关键的是,腿全部都坏了。
  这是海神的诅咒,诅咒海民挖珍珠挖太多了。
  可是那些官兵们觉得这是疫病,更加不允许上岸。
  海神婆说,只要上岸这病就能立即好。
  但是上岸之后,这些珍珠谁来挖。
  于是这些海民只能生生病死在渔船上,最后葬身大海。
  也许海中的海怪,就是这些海民的化身,
  活着的渔民不甘心变成这样,于是找到了新的岛屿,在上面居住,他们的病果然也好了。
  但是珍珠没人挖了啊!浅海的珍珠已经被挖空了。
  为了反抗朝廷,他们成了海盗。
  这世道太难了。”
  老渔民说着说着就已经流出了眼泪。
  “夫人,这些海盗是有良心的,我们这些渔民的船支从未劫掠过。如果日子变好了,谁愿意在那荒岛当野人啊!
  神婆说,是朝廷触怒了海神,所以北城才会变成如此模样!
  如今有了海盗,朝廷逼人下海就算捞到了珍珠也被抢走了,加上海盗经常袭击朝廷的人。
  朝廷也就没人去逼百姓当那采珠的海民了。
  海神也是怜悯这些海民,所以才让海怪不攻击海民,以庇佑北城的子民,断绝了这采珠之祸。”
  徐秋月心中对朝廷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
  因此,听到这种逆言,徐秋月并没有太多的不忿。
  珍珠粉确实是京中贵妇们常用的护肤品。
  但是大家用的基本上都是河水里产的珍珠,还有人专门养珍珠,这海水里的珍珠,甚少有人用。
  而且也不用这么多的珍珠啊!
  徐秋月忽然想起了玄九倾上辈子和她吐槽过。
  有个道士说,海里的珍珠得天地之精华,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所以盛帝每日都要用珍珠粉沐浴,而且还全部都要海珍珠。
  可是哪有那么多的海珍珠,再多也不够盛帝天天泡澡。
  反正珍珠磨成粉了,就算是天天捞珍珠的海民也看不出来。
  玄九倾当时就让徐秋月去养珍珠,造假。
  因为徐秋月种出的大米这些东西都特别好的。
  玄九倾知道徐秋月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天赋。
  徐秋月当时也是一心为了玄九倾着想,徐秋月把珍珠泡在了灵泉水中温养,而后,玄九倾献上的珍珠,盛帝十分喜欢,玄九倾获得了大量的赏赐。

  北城这边之所以被朝廷放弃了,海盗是一回事。
  还有一个原因。
  临海城距离京城很近,更方便朝廷管辖。
  所以海民大多数都在临海城。
  这北城,朝廷放弃还有一个原因,穷山恶水的,海里的珍珠都被挖的差不多了。
  后面玄九倾之所以开口为北海龙王说话,就是北海龙王答应每个月提供三百颗珍珠赠送给玄九倾。
  北海已经有很多年都没有采珠了。
  等到北海龙王出来的时候,已经能够采得些许珍珠了。
  那北海龙王是个聪明人,把采珠这件事做为好处给了玄九倾。
  这样的话,不上朝廷的税收。
  一旦上税,那就可以层层叠加。
  刚刚开始是三百,后面一点一点的加,就变成了三千。
  而且那北海龙王还知道养珠,小珍珠不挖,知道留着。
  这样的话,珍珠一直都有。
  其实三百一个月的珍珠,少了一点。
  曾经的北城,一个月就给京城送入了十万颗珍珠。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北城县令升职了,调到了最为富裕的扬州,成了上任扬州知府,他曾经也很得盛帝的欢心,只是可惜,站错了队。
  太子无论怎么针对其他皇子,他都是盛帝的儿子,盛帝对他比别人会多几分宽容。
  而扬州知府,只是一介外人。
  所以他成了上任扬州知府。
  太子也只能出手,把他的儿子提拔成了临海城的知府,让其在临海城继续采珠。

(https://www.biquya.net/id122849/5679300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