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房车环游记 > 第193章 镇康风情

晚饭后的消食散步活动,是虎永刚夫妻俩的每日必做的事情。
  两人沿着南伞河边的步道,慢慢往回走。
  边陲小城的污染小,还能看到天空中那如银的月色和点点的繁星。那月色和星光,洒在平静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展示着暗夜的悠远;
  步道边的街灯下,树影婆娑,夜蝉啼鸣,让行走其间的两人轻松无比。
  走回公园广场时,却是人头攒动,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广场上有一群人在打陀螺。这里的陀螺和其他地方的大不相同,它叫做“磨盘陀螺”,用木头制成上面很平滑,真的很像磨盘,下面矮脚上嵌入钢珠或钉了圆头铁钉,便于转得更久。
  这陀螺都很大,小的直径也有20厘米,大的甚至有4、50厘米,但高度只有为5—8厘米。
  他们玩的方式也很特别,并不如平时所见的用鞭子抽打陀螺,而是带有对抗性的,一方防守一方进攻。
  防守的一方先把自己短木棒上的绳子缠绕在陀螺上,然后像甩飞盘一样,把陀螺甩到场地中间,让陀螺飞速旋转。
  进攻的一方同样的操作,只是要把自己的陀螺击打对方的陀螺,使之倒地或不能运转。
  奇怪的是,双方都可以用竹片,把没有停止旋转的陀螺铲起来,放到一边,还有人趴到地上往陀螺的底部滴油,应该是让它转得更久。
  一般的广场上都有大妈的广场舞方队,这里也不例外。只是这里的大妈们,跳的虽然也是现代舞,但民族和地域特色更强。
  虎永刚夫妻俩走到“群众文艺演出点”时,发现这里载歌载舞的,更加的热闹。
  向旁边的人一打听,原来这种原生态的歌舞,是镇康独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数瑟。
  这名字很特别,形式有点像对山歌,只是多了舞蹈。
  只见那对歌的双方,一方先唱“阿数瑟瞧着”,巴拉巴拉;应对的一方唱“罗细瑟甩着”,巴拉巴拉。
  虎永刚两人是一句也没听懂,只听说当地人习惯把“打歌”“唱调子”等歌舞形式,统称为“阿数瑟”。
  而且这“阿数瑟”的歌词,都是演唱者根据场合与情境即兴创作的,歌词包罗万象。
  虎永刚赞叹不已,他们一边要弹奏三弦,一边要配合独特的舞步唱跳,还要在现场作出歌词来,应答对方的歌者,真是不容易。
  广场边上还有几个卖小吃的摊贩,这里的水果小吃,真是让他们两人大开眼界!
  居然是把水果切成块或条,然后拌上辣椒面吃!
  什么酸芒果芽、青芒果、羊奶果、李子、木瓜、猕猴桃等等,拌上辣椒面以后,红的、绿的、黄的,各种颜色混在一起,色泽分外的诱人。
  爱吃水果的宁静,却望而生畏,不敢尝试。而作为资深吃货的虎永刚岂能错过这难得一见的吃法。
  他买了一个青芒果,削皮后撒上辣椒面,咬上一口,只感觉青芒果肉清脆可口,酸酸甜甜的,又有特制辣椒面的辣味,大夏天的吃这个,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美妙。
  他怂恿宁静尝了一口,好不好吃她没说,只见她连忙跑回摊位前,让女摊主给拌一份小番茄。
  女摊主笑嘻嘻地解释:“那不是小番茄,是羊奶果。你看这表皮上有星星点点的,小番茄是很光滑的。”
  虎永刚怕老婆难堪,忙说道:“别管它是什么了,就这个给她来一份就行了。”
  看到宁静一个接着一个地大快朵颐,虎永刚问她:“这种味道很奇特吧?”
  宁静嘴里嚼着羊奶果,有些口齿不清地说:“那还用说吗?酸酸甜甜的,又带点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啊!”
  两人边吃边往停车场逛去,回到房车就洗洗睡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虎永刚遛狗的时候才发现,南伞河畔公园的对面就是镇康县政府大院,旁边的巷子里好多家早餐店。
  这里他找到了一种特别的早餐—血旺饵丝。
  饵丝,在云南很畅销,之前他们也吃过,但搭配了血旺的饵丝这还是第一次见。
  他问坐在店外小桌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当地老人,这血旺饵丝用的是什么动物血?
  老人说,这是当地的土猪血旺,再搭配上韭菜、豌豆苗,又健康又大补。
  虎永刚笑笑,他知道猪血可以清肺,抽烟的人吃了有点好处,却不知道怎么就成大补了?
  老人还说:“这血旺饵丝,是我们镇康最出名的早餐食品。我们本地人流传着一句话说,要想来年发发发,血旺饵丝赐你旺旺旺!就听听这个名言,你们外地人也该来尝尝吧?”
  虎永刚忙说:“一定要尝!我还要叫我老婆来尝!”
  说着,就在老人对面坐下,给宁静打了个电话,让她过来吃早饭。
  一会儿,店老板给老人送来了一把烤肉串。
  虎永刚就更奇怪了,烤肉串不就是晚上配啤酒的吗?这老人大早上的,怎么有这爱好?
  一问才知道,原来镇康本地人都爱这么吃。而且这肉串也是镇康特有的牛肉串。血旺饵丝加牛肉串,简直就是绝配。

  好吧,等宁静到了,虎永刚也依葫芦画瓢,点了两份这绝配,连一向挑剔的宁静,也吃得赞不绝口。
  吃完早餐,两人就往赐福彝寨景区而去。
  这是他们问了度娘,咨询了当地人,再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的结果,觉得镇康也就那里值得一游。
  那里有座南天门山,号称“两国一山”,站在山顶俯瞰,看到中国镇康的南伞镇和缅甸果敢的老街市连在一起,,彷佛是一座城市,因此又被称为“两国一城”。
  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兴边睦边、成边守边、稳边控边的最前沿阵地,被誉为“百里边关第一哨”。
  据说在那里,可以听家国故事、唱跨国民歌、探中缅风情、走巡边栈道、看哨兵石林等等,真可谓是赏不完的边关风月,道不尽的边寨风情!
  景区位于南伞镇外十多公里的刺树丫口自然村,位于中缅边境119-121界桩之间,最近处距边境线仅50米,是镇康最抵边的村寨。
  车开进了“刺树丫口”的寨门,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再走一段,才抵达赐福彝寨的停车场。
  虎永刚把车停好,就和宁静抱着嘀嘀,走上了那条号称“边关第一路”、二十七道拐的巡边栈道。
  栈道两旁漫山遍野都是密密麻麻、奇形怪状的石峰石林。据说这些石头,看起来杂乱无章,其实是天工巧合的石阵。
  只见那些石峰石林,有的像刀砍斧削,有的又像是手工制作,全以最诡谲的形态矗立在山间,以最令人费解的姿势展现在旷野。
  一个个奇形怪状,却又妙趣横生,形成了一座座形象生动的哨兵石阵。
  镇康自古以来一直是重要的边防重地,历史上有“诸葛南征设哨房,哨房山包起炮楼”的传说,因此当地人更相信这些石阵是诸葛亮所设。
  那些石头阵法,岂是常人所能摆设?像什么旌旗阵、兵器阵、八卦阵、迷魂阵、风月阵等等,这些令人惊呼尖叫的石阵,不仅是一道道奇美的风景,也是天造地设的戍边卫国堡垒工事!
  巡边栈道走到头,也就到了南天门山的制高点—观景云台。
  站在上面往下俯瞰,果然山间平坦开阔处。一座城市被边境线的铁丝网一分为二,左边是中国镇康县的南伞镇,右边则是缅甸果敢地区的老街市……

(https://www.biquya.net/id120607/567929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