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房车环游记 > 第200章 芒市不忙 古镇不古

夫妻两人牵着嘀嘀,从勐巴娜西美食城出来,走上芒市夜晚街头。
  虎永刚觉得,这芒市并不忙。街上行人,一个个都慢慢悠悠,显得那么悠闲从容,一点也不像大城市的人们行色匆匆。
  虽然也有霓虹灯光闪烁着,但却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一切都是那般安宁而祥和。
  走了没多远,两人发现远处有一座灯光璀璨、气势恢宏的高大牌楼,就向着那处走去。
  到近处一看,异国情调的牌楼上,“傣族古镇”四个大字闪闪发光。
  虎永刚笑了:“这古镇不古啊!”
  宁静白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
  虎永刚说:“古时候哪有这么气派豪华、又满是现代化灯影装饰的门楼?至少也要搞个复古的建筑来忽悠我吧!比如,这上面的灯,也搞个古色古香、有古韵的灯笼什么的……”
  话没说完,宁静不再搭理她,牵着嘀嘀径直往里面走去。
  里面的建筑倒全部是傣族风格,只是全部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一栋傣族传统的竹楼。
  一座座新式傣楼上流光溢彩,人工溪流的水声潺潺,郁郁葱葱的热带绿植,五彩斑斓的傣装店,还有那随处可见的大象、孔雀雕塑等等,连那巷道内都处处弥漫着浓郁的傣族风情。
  小镇内有一个“宛端夜市”,灯光如昼、人流如织、热闹非凡。那琳琅满目的小商品、香气扑鼻的小吃摊、街边林立的店铺、酒吧等,又满满都是商业化的气息。
  倒是那家“傣陶屋”,让虎永刚感受到了些许古韵的气息。
  这是一家出售傣陶和制陶体验店,有成品陶器出售,有兴趣游客也可以DIY一下,体验一下制陶的乐趣。
  宁静说:“这种装修风格,完全是现代派,有什么古韵?”
  虎永刚指着店堂内循环播放宣传片的电视机,笑道:“装修是现代的,那工艺却是古老的啊。你没听那上面在说,傣族的制陶历史极为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这还没有古韵吗?”
  宁静却很不屑:“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老家的宜兴还是陶都呢,制陶工艺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我骄傲了吗?”
  虎永刚弱弱地说道:“虽然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工艺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第一批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这时,电视里宣传片,出现了一段动画,一个浑厚的男中音解说道:
  傣族人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明初钱祖训所着《百夷传》有记载:“民间器皿瓶、盆之类,唯陶治之。”
  比这更早的记载,是在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的第十章“人类大兴旺”的第九节“制造瓷器陶器”。
  诗中,神对桑木底说道:“人每天吃饭,人每天喝水,没有碗和锅,用什么来装?
  叶片太软了,树皮太脆了,装不了汤水,快用土做碗。
  水边有黑土,水边有黄土,黄土和黑土,是大地的污垢,人哪去取来,用它捏‘万’(傣语:碗),用它捏‘莫’(傣语:锅)。用它捏‘盎’(傣语:土盆)。”
  经过神的指点,桑木底让众人取来泥土,捏制土碗、土锅和土盆,形状有圆的、方的和筒状的,但这些刚做好的陶制品却无法使用,因为它“被水吃啦,随水跑啦,端着也重”。
  于是,神再次指点众人:“如今土做碗,也得晒干后,再用火烧它,使土变硬,使碗变硬,装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这叫作‘贡万’(傣语:烧碗),这叫作‘贡莫’(傣语:烧锅)。”
  于是,从那时候起,傣族人就学会了捏碗,学会了烧锅,并一代教一代,一直流传至今。
  看完了宣传片,虎永刚问宁静:“这算是有点历史的味道了吧?”
  宁静不以为然地说:“还行吧。”
  两人走到制陶体验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是老板娘、店员,还是来体验的顾客,都是清一色的女人。
  也有和虎永刚一样进来看的男人,但都只能看,想要动手制陶却不行。
  老板娘解释说,傣族的制陶工艺,自古以来都是由妇女世代相承的。
  从前,一般都是婆传媳或母传女的家庭传承方式为主。整个过程,从选土、挖土、制作陶坯、烧制陶器直到最后出售,全部由女人来完成。
  整个陶场上不能有一个男人,烧窑时更不能让男人看见。据说只要男人看到后,陶制品就会炸裂,导致前功尽弃。
  时至今日,傣族制陶仍然在延续着这一古老的传统,并由妇女肩负着传承手工制陶技术的责任,将这一技能传授给下一代女性。
  不过,到了现在,这种传承并不一定是在亲人之间了,可以把这工艺外传,所以她才可以开这家体验馆。
  虽然现在不忌讳男人观看,但男人还是不能动手制作的。
  宁静笑道:“你喜欢的古韵,不让你玩。怎么办?”
  虎永刚:“怎么办?凉拌!回去吧!”
  两人在往外走、经过小广场的时候,又发现了一群奇怪的人,围成一个圈,在载歌载舞。
  他们的奇怪之处,除了分不清是什么民族之外,还不止一点:
  其一,他们虽然穿着少数民族服饰,但女人们的下身搭配,却是和西裤差不多的窄腿裤。而这一带的少数民族妇女,基本上都是搭配筒裙,少数上了年纪的妇女穿裤子,也是那种阔腿长裤;
  其二,女人的头上没有头饰,而是把头发扎成辫子,在缠绕在头顶;男人们却戴着朝鲜族人的那种礼貌;
  其三,就是跳的舞了,看起来有点像藏族的锅庄,也像苗族的芦笙舞,又有点像傣族的孔雀舞。
  虎永刚看得眼花缭乱,却又百思不得其解。
  宁静大笑:“你不是常说,世上只有两件事吗?一件是关我屁事,一件是关你屁事!人家跳舞,你纠结什么?关你屁事!”
  虎永刚正儿八经地胡说八道:“我终于发现这世界上还有第三件事,可以同时关乎你、也关乎我!”
  宁静不解:“那是什么事?”
  虎永刚“哈哈”大笑:“那就是我们赶紧回去,一起睡觉!”……

(https://www.biquya.net/id120607/567929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