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掌事 > 第110章 灿烂祖业 二 粉180加更

?    墨紫虽然叹息,叹完之后却说,“故而,我们女子本人要争气。花木兰代父从军,却何尝不是来自那份同男儿比高下的决计?姑娘的出嫁,我瞧着不是酿酒。”

  

      “那是什么?”裘三娘有了兴致,账本也不翻了,笑呵呵望着墨紫。

  

      “……”想找一个适宜的词,最后说的是,“挂着羊头卖狗肉?”

  

      裘三娘一听,又好气又好笑,“什么?”根本挨不上边。

  

      墨紫本人也觉得纯粹胡言乱语,于是这么解释,“我们是借敬王府三少奶奶的名头,再借敬王府上达天听,开营生赚大钱,而敬王府想用姑娘正室嫡妻的身份压着小的那一位,亦或是能助萧三郎的一把力,这该是相互应用的一种关系。酿酒这事,就算姑娘情愿,白荷绿菊还不情愿呢。”

  

      小衣在外面咳嗽一声,挂进个头来,“我也不情愿。”

  

      裘三娘咄一声,“这丫头什么耳朵,外面吵外面轻,她照样一字不漏。”

  

      “姑娘素日要是没事,闲上去了,酿酿酒,打发着玩儿,那还行。”墨紫冲着小衣做个鬼脸,“是不是,小衣?”

  

      小衣眼珠子转一圈,“酿果子酒,我可以担任摘。”

  

      这位,前世猴子生的。一天到晚,不想当侠客替天行道,独一的奋斗就是爬上窜下,应战不同高度。

  

      裘三娘被逗乐了,笑了好一阵,直到肚子疼笑不动。

  

      墨紫这才问:“姑娘,我们到底去哪儿?”

  

      裘三娘也不马上启齿,从旁边的袋子里掏出一个长木匣,递给墨紫,“本人瞧去。”

  

      墨紫满腹疑问,打开一看,外面有卷成筒状的一张纸,写了某天干地支年某季月某时令日,上都城外的某个地方,某块名为红萸坳的地归属裘某某的地契。

  

      “这什么时分的地契,纸都发黄了?”还好保存得当,用厚纸衬了,收在干燥的木匣子里,字迹可读。至于天干地支,她搞不太清楚哪年是哪年。

  

      “大概百年前。详细哪个周帝,别问我。”裘三娘也不关心政治。

  

      “百年前?”古董墨紫不假思索出口,“是则天大帝?”

  

      “不是她,就是元帝。”裘三娘不能确定。

  

      元帝,是武则天死后,将帝位拢下的第一个武姓子孙。据大周史书记载,元帝大器晚成,十岁前兄弟之中读书习武最迟钝,十岁后慧根终开,且文韬武略样样出彩。武则天死后,李氏武氏堕入乱战很大的缘由就在于这个元帝。他最终出奇谋奇兵,一统天下,继国号为周,只惋惜在位不过十一年,死时才三十五岁。其安邦定国之策,用人之策,外交之策至今为人所称道。世人多感慨他英年早逝,否则能培育出好的继任者,前面的昏君也就不会出现,大周也不会分为四国了。

  

      对这个元帝,墨紫曾经非常猎奇过,以为他是穿越的。不然,十岁前跟弱智一样,十岁后怎样变天赋了?可查遍史书,元帝所用的兵法兵器,完全没有创新。大物件没有,小物件也没有。她细心察看过日常用品,一点没有什么革新的端倪。最后,她只好置信,元帝能够撞到了头,真开窍了。要不然,至少应该发明一样东西——卫生纸。她是丫头,没本钱造这个,因此虽然想过,但没真正付诸于举动。

  

      “那这个裘某某是——”墨紫还没搞清楚。

  

      “父亲说,那时我的曾曾曾……”几个曾,裘三娘也懒得数,“反正就是我裘家发家致富百年来的先祖。”

  

      墨紫眼睛亮了亮,普通人说到先祖留上去的东西,那就是传家宝了。虽说不是她的先祖,没准她也能沾到点宝气。而且,发家致富的宝贝金陵有个聚宝盆,上都有个什么呢?

  

      裘三娘将墨紫的神色看在眼里,也笑了笑,道:“就知道你跟我想得一样。这次我出嫁,张氏连块地都舍不得给我,更别说铺子店面了。我爹心疼我,私底下塞给我这张传在裘家百年的地契,说是相对相对不能卖的宝贝。我猜这红萸坳至少也有良田千亩,比张氏抢走的一切庄子都大吧。再说,还是祖业,怎样也不能差到哪儿去。”

  

      的确,红萸坳,名字一听就很大。墨紫点点头,赞同裘三娘的话。

  

      “如你所说,后日我便嫁出来了。外头的状况也不清楚,我估摸十天半个月出不了门,所以趁着昔日,一并把这地看了。看看终究有多大,如今种些什么,庄子里养着多少人,谁又主管着事。也得让他们知道,如今我是地的主人了,怎样记得帐,多少收益,又如何交银这些,都得清清楚楚,可不像我爹似的好糊弄。”

  

      “姑娘怎样知道他们糊弄老爷?”墨紫不明白。

  

      “我帮我爹管过帐本,他那点私产我一清二楚,可从来没有过这红萸坳的帐,亏的赢的,一本没有。多半是些先祖留上去的先人,以为工夫久了,地就是他们的。”

  

      墨紫皱眉,“这种事也有能够。不过,老爷既然把地契给你,应该不会也扔给你这么大的费事吧?”

  

      “不知道。许是我爹也给不了我别的。费事能够费事,地契在我手里,打官司也是稳赢的。我不怕费事,只怕少了进项。”裘三娘手上的田庄有两处,年净利三千两的肥田果林鱼场,不在上都,倒也离得不远,七八日的车程。

  

      一路马不停蹄出东城门,偏离了官道,眼前风景一变。远山近水,稻田新绿,油花金黄。刚过午,家家青烟直上。几只燕子,一剪一拍,低时划水,起时入云。一切清冽,好似山水画普通。

  

      入田园村舍小半个时辰后,马车停了。

  

      小衣再次探进头来,说道,“车夫不认得路,去找人问。”

  

      裘三娘回知道了,眼睛没分开账本。

  

      墨紫往外瞧,见一农妇提了饭篮子,在土埂上呼夫唤子,一家人坐在田里,背天向地,大个儿的馒头呼噜噜的饭,一根青葱一个蛋,用她叫不出名字的酱一绊,吃得恁香。她可以一定,这农妇酿的酒不苦。即使真苦,也有她的丈夫和孩子陪着一同喝,那么苦也是甜。

  

      她,就这么看得入了神,直到马车重新末尾跑,一道道水秧子将那三人的身影完全遮盖掉。

  

      “怎样越跑越荒了?”裘三娘终于看完了所带的全部小账本,揉揉眼睛,垂垂腿,发现了外头的异常。

  

      墨紫呃一声。真的,绿田鱼塘和村舍全都从清冽的画面中退了出去,齐人高的荒草,孤僻站立的灰石,那般狂野,那般放肆,顶天立地,浓墨渲染。

  

      空气中有潮湿的水滋味,突然漫进她的嗅觉,那是江水腾跃出来的小小分子。

  

      “这附近有江。”她说。

  

      “江?”裘三娘想起来,“东城门外,应该是雅江吧。”

  

      裘三娘刚说完,马车便绕过一个营养不良的小土坡,停了。

  

      “不会又不认路了?”裘三娘这回有点皱眉,“两边杂草丛生,上哪儿再找人问?真是,八成刚刚就问错了人走错了路。”正要喊小衣。

  

      小衣却曾经掀起车门帘子,轻声说道,“小姐,我们到了。”

  

      “什么?到了?”裘三娘诧异得不敢置信,端坐在那儿,往两边的窗外瞧。目光透过小小的方格,看不了太远的地方,全让杂草矮树挡住了。

  

      “姑娘,下车瞧瞧吧。”虽然脑袋里勾勒不出裘三娘之前说良田千亩的现象,墨紫还是置信眼见为实。

  

      她率先起身,弯腰出去,跳下马车。举目四望,印象终于有了,六个字最经典——

  

      枯藤老树昏鸦。

  

      一大片的青青茅草中,一棵枯焦枯焦的大柳树。两只乌黑羽毛的乌鸦一见有人来了,呱呱扑腾着翅膀,倒也不非常惧怕。

  

      裘三娘那双美丽的远山眉都耸动成毛毛虫了,站在车夫座旁,眼中全然得不可置信。小衣拿了踮脚板凳给她,她却连脚沾地的意图都没有。

  

      “墨紫。”裘家的祖业,原来不是有人私吞,而是荒芜了,能够荒芜了近百年。她爹当宝贝的地契,拿出来给她时,还犹犹疑豫。怪不得呢她还以为是老爹舍不得给,原来是不好意思给。

  

      “是,东家。”墨紫却没有裘三娘的绝望,她对环境的顺应力是惊人的快。而一出车,当着车夫,对裘三娘的称呼已换。

  

      “你去前面看看有没有人家,假设有,就问问看是不是弄错了地方。”裘三娘对那个看上去笨头笨脑的车夫曾经得到了决计,因此想派无能的人去。

  

      “我没弄错啊。刚才我问的人说了,过个小土坡,能瞧见江的一片坳……”车夫很不服气,“对啦,还有那棵枯树,那人说是被雷劈得发焦。石碑就在——”摇头晃脑地四处看,然后伸手往前方三丈远的地方一指。

  

      墨紫离得最近,走过去,将那块伏倒的石碑翻过身来,又拔了一把草,蹭掉下面的泥巴。三个字本来的朱白色曾经褪得东一撇西一捺,但刻得很明晰,她读出声响,让裘三娘听清楚——

  

      “红萸坳。”

  

      ------------------

  

      昔日第二更,也是粉180的加更。

  

      下一次双更,粉210时,目前还差24票。

  

      亲们,晚安啦。

  

      .

  

      是  由】.

(https://www.biquya.net/id11645/619575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